“人啊,价值观不同,活法也不一样。平时演出、做晚会,出名还有报酬,做艺考生培训,更是日进斗金。但我总觉得,人一辈子,有比名利更有意义的东西。”
这是盟员、中南大学建筑舞蹈系舞蹈专业老师郭贝贝听说盟省委与湖南慈善总会联手成立爱心基金会,前来了解相关情况,告诉记者的。“对于我来说,天天都是助残日。”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表情恬淡,自然。
郭贝贝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本科和硕士均主修现代舞编导,曾担任亚洲皮划艇开幕式分场导演、“中国寻根之旅”舞蹈总监、CCTV电视模特大赛湖南赛区总导演等,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
2014年6月5日,郭贝贝将她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现,带领学生在长沙市人民大会堂为全省舞蹈爱好者带来了大型原创舞蹈专场晚会。这位出身于湘水之畔,承载着麓山湘水之灵气,具有典型湖湘妹子的多情浪漫,激越不屈性格的青年舞蹈家,其舞蹈作品不仅将传统的湖湘文化重新定位,而且与现代社会人们所处的生活状态与心境紧密结合,用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方式来表现不一样的舞蹈艺术,给观众带来一场新式湖湘舞蹈的视觉盛宴。
做到这些,郭贝贝用了10年的时间。24岁那年,她回到湖南,一边做老师,一边编创舞蹈。刚开始一穷二白,没钱买头饰,把卫生纸搓成一根根“麻花条”,歪歪扭扭给学生们盘一脑袋;没钱做服装,到学生宿舍借几条白床单,用塑料绳捆在腰上,翻下来就是裙子。
2008年汶川地震,在长沙举办的赈灾晚会上,郭贝贝创作排演的群舞《生命》获得2009年湖南省艺术节金奖,成为她自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在全省打响旗号的作品,也从此开启了她的爱心慈善之旅。
《生命》与“翼之梦”艺术团的节目同台演出。“翼之梦”的孩子来自长沙市特校,是从500多名听障、视障、智障孩子中挑选出来的。尽管他们或听不见或看不到,但依然倾情地跳着,认真的神情、整齐的动作,让郭贝贝不停地抹眼泪,“太不容易了。一见到这些孩子,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后来,郭贝贝从百度地图上找到了学校的所在地——望城坡箭弓山。一有时间,郭贝贝就与中南大学音乐舞蹈系的学生一起,带着亲手折叠的千纸鹤、幸运星和小礼品去看望这些孩子,一起联欢、做游戏。
“翼之梦”的盲童主持人谷雨,来自湖南桑植,天资聪颖,因脑瘤压迫视神经导致双目失明,病情恶化住进医院。郭贝贝带着学生赶到医院探望,并将谷雨的故事连同其父母的账号发到微信朋友圈,号召大家“献爱心”,很快就募集了2万元,解了谷雨治病的燃眉之急。
看着“翼之梦”孩子们身上到处裂口开线的练功服和穿坏的舞鞋,郭贝贝心疼了,她又想到了“万能的朋友圈”,圈里那些国内国外的、常联系或不常联系的朋友们、学生们、“粉丝们”,应者云集。几天内,款项筹齐,郭贝贝连发微信:“够了,够了,别再汇款了。” 时间一长,郭贝贝觉得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孩子。去年下半年,她再次找上门:“帮你们排个舞蹈吧”, “义工,分文不取。”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的6点半到9点半、周末的两个半天,郭贝贝都要来排节目。在排练现场,郭贝贝一反平时的文静样,就像个“疯婆子”,连喊带叫跺地板,示范要领、纠正动作、调摆队形,不时还要腾出手来,将自己滑落腰间的牛仔裤背带提回去。
孩子们听不见任何声音和节奏,又无法正常言语沟通,郭贝贝只能在手语老师的协助下,用唇语和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讲解动作要领,进行舞台调度,一个八拍一个八拍地向前推进。“平时一天能完成的排练进度,在这里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郭贝贝解释,“要靠千百次地重复动作,激活他们的内心节奏,形成肌肉记忆。”“比正常的排练难多少?十倍?”“一百倍!”
16个孩子,用肢体活灵活现地演绎着一群小麻雀,排练间隙,大汗淋漓的郭贝贝一屁股坐到地板上,口里冒出了长沙话:“我这只‘老麻雀’哟,骨头散噶哒架。”
郭贝贝说起,有天晚上排练时停电,失去听觉的孩子们又突然坠入黑暗,惊恐之中纷纷摸黑向贝贝老师聚拢,依偎在一起……
2015年1月18日晚,在湖南省第二届“微孝大爱”公益慈善晚会上,由郭贝贝编创的舞蹈《妈妈的光阴》,在晚会现场上演。这出舞蹈,表达的是她和妈妈的故事,是她献给天堂里妈妈的礼物。创作灵感全部来自生活,来自她的真情实感。父母先后罹患绝症,郭贝贝收获爱心无数,这也是她从心底里想要投身公益,去回报社会的的精神源泉。
郭贝贝的学生定期随她出国表演。由国务院侨办牵头组织的出国巡演,观众不仅有海外华侨,还有各国政要。参演的以前多是东方歌舞团等国内知名演艺单位的演员,遴选是非常严格的。在郭贝贝眼中,学了艺术就要用,她还经常拉着学生们一起到社区义演:“我告诉学生,你们要从象牙塔走出来,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论大型小型,场地不限,在水泥地打滚都可以。”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功底扎实,而且因此懂得爱、有孝心,毕业季被众多用人单位追捧,让郭贝贝倍感自豪,也算是热心慈善的追加收获吧。
闲暇时候的郭贝贝,最喜欢的是读书,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知名作家西岭雪直言:“贝贝是舞蹈界里面读书最多的人”。“我当然不是为了去考个什么证,舞蹈最终是要走进人的心里。”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从残疾少年的心理疾患到刚刚发生的贵州毕节事件,她侃侃而谈,目光渐趋凝重。也许,正是因了这一份深重的人文关怀,才让她的作品更加大气,更具感人肺腑的力量。
如今,舞蹈已成为郭贝贝的一种语言,成为她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把她的全部生命都倾注在这份事业上面的人,犹如舞之精灵,即使在她凝神不动的时候,都让我们有一种凤舞九天的联想。(彭维良)
郭贝贝在带领聋哑孩子们排练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