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湘雅医学院老盟员丁报春教授
2015年6月14日,古城长沙,风和日丽,盟员、湘雅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丁报春教授执教55周年暨80寿辰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普瑞温泉龙吟阁举行。现场展示了丁教授成长、学习、工作经历以及教学科研成就、退休后书画作品精选等专题展板近40米,蔚为大观。民盟湘雅医学院支部主委、民盟湖南省省直工委副主委罗自强教授等数位盟员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盟员黄珊琦主持研讨会,现场作诗一首:杏坛湘雅一园丁,浇桃育李最辛勤,教化不为贤人报,只求江山满目春。
他是理论家,也是发明家
丁报春教授是江西人,1937年1月生,1985年加入民盟。1960年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生理学会会员,全国发明者(家)协会会员。
丁教授注重理论研究,更注重实践创新。可以毫不夸张的地说,他既是一位优秀的理论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发明家。
几十年来,丁报春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科研论文13篇,刊于中国生理学报、实用生理学杂志、武汉医学院学报及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等刊物;3篇英文论文刊于J.Tongji Med University。有的论文被美国生物学文摘收集,又被日本大分医科大学及鹿儿岛大学医学部函索,先后被日本琦玉医大、大分医大、鹿儿岛大学医学部和名古屋大学聘为客座研究员。完成国外文献综述、论文14篇,刊于中国生理学会主编的《生理科学进展》和中山医大主编的《国外医学内科分册)等刊物;3篇综述、论文被全国统编教材《生理学,及上海医大《生理学》教材引为主要参考文献。6篇教学论文刊于《生理通讯》等刊物上。
他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生理学》的编写。先后出版了专业书籍和生理学系列丛书21本。其中主编9本约300多万字,主审8本约250多万字;参编4本约15万字,为弘扬生理学作出了贡献。1989年主编的《生理学对比名词辞典》参加香港书展,被台湾中央图书出版社看中,信购版权。该辞典1992年又被我国卫生部评为部级优秀教材。
丁报春注重科研实践,他是湘雅医学院第一个自己动手记录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人。1988年,他发明框式动画投影片板,198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89212205.6),分别载于1989年《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和1992年《中国科技大全》及1993年《中国当代发明》(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等专著,法国国际专利分类G03B21/132。荣获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全国发明者(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丁报春的教学深得学生们的好评和尊敬。他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上课时从不迟到、早退,而总是早到10一15分钟;学生迟到,他会毫不客气地批评。有的学生在考试前或报考研究生前来找他探听试题,都被他一一拒绝,因为他“要为国家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当有人说“教学是付出,”而不想付出自己的时间和劳动时,他却认为“教学需要付出,付出为了教学”。所以为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接受每个知识点,他花费了大量时间认真备课、收集资料,在灯光下冥思苦想,使在仅有50分钟的课堂内,以严谨的逻辑性、概括性、启发性、系统性和条理性,联系实际组织好教学。学生都反映:“丁老师讲课效果好,语言精炼,深入浅出,板书清晰,印象深刻”。有的说:“听丁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上,他还总结出“备课要认真踏实,精益求精,博览中外教材,融汇贯通,深入浅出,联系临床是讲好课的关键。修改教案或讲稿力求少而精,该繁则繁,该简则简,繁简适宜,犹如‘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一样”。
丁报春兼任政治辅导员,他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还为师资班学员修改综述、论文,带他们查阅文献。学生们都说“丁教授平易近人,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坚持原则。”
大医精诚
50年代末,钢铁工人章玉斌因烧伤而致脓毒血症,急需换血,丁报春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一次生产实习期间,组内一同学因关心病人,为病人寻水,而医院把“开水”和“升汞”的标签贴错了,结果该同学的一片好心却使产妇升汞中毒。经抢救,产妇及胎儿转危为安,医院却把责任推到该同学身上,丁报春便挺身而出,澄清了事实。
大医精诚。这句古训可算是丁报春教授一生最确切的写照。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不断攀登,呕心沥血,在平凡的一生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文:黄珊琦、傅小松 图:杨绿化)
(参加丁教授研讨会的部分盟员与寿星合影。左起:向阳、罗自强、丁报春、邓启辉、黄艳红、黄珊琦)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