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当金钱与享乐诱使很多人改变信念与操守的时候,当义不容辞、甘守清贫、无私奉献等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滚滚物欲猛烈冲击的时候,我看到,在教育园地,还有很多高洁之士顽强地守护着自己崇高的精神家园,为着自己选择的那份清贫却美好的事业,义无反顾、痴心不改,像悠悠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自己无私的奉献,树立与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着生命与事业的辉煌。
在旅游城市张家界,巍巍天门山,滔滔澧水河,仿佛都在传颂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动人事迹。他不是雷锋,却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舍生忘死地为党工作;他不是王瑛,却像王瑛那样廉洁奉公,用冰雪之操对待人生;他不是季羡林,却像季羡林一样用红烛精神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他,就是张家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原勤管办主任)、民盟张家界市委社会服务部部长覃正武。
覃正武刚逾不惑之年,一双深沉睿智而满含自信的眼睛炯炯有神,眉宇间舒展着勇于决断与执着追求的强者气质。乍一看,不像是个搞文的,倒有些像《英雄无悔》中濮存昕饰的公安局长高天。
1991年7月,24岁的覃正武刚从湖南商业专科学校财务审计专业毕业即面临人生的选择:要么留在省建设厅工作,做个高高在上的白领;要么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张家界市,成为一名清贫但却光荣的教育工作者。
当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他从泥腿杆队伍里清除的母亲哭哭啼啼阻止他回到当时仍很贫困的张家界时,他却报以响亮的回答:“是家乡的教育工作者把我从大山沟里送到大城市里,现在家乡仍很落后,我要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更多的可造之材摆脱父辈们‘拱土’的宿命,是龙的腾九霄,是凤的飞千仞,从大山里飞出去,这就算是我对家乡的一种回报,对社会的一种感恩吧!”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以后近20年的教育工作者生涯中,他扎根山区教育事业,在张家界市教育局的大熔炉里不断淬火加钢,顽强拼搏,逐渐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人材。自1991年主动请缨分配到市教育局工作后,他先后从事过监察、审计、督导、计财、勤工俭学等工作。1997年任副主任科员,1998年任审计科副科长,2004年任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兼管学校建设工作。2004年11月加入民盟,现任民盟市委社会服务部部长,市直综合支部副主委。他就像一柱红烛,越烧越旺,映照着奇山异水,谱写着青春无悔,为山区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生命与激情。
覃正武能逐步走上重要工作岗位,与他非常注重对党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密不可分。在他的笔记本上,清晰地用遒劲的大字写下了这样的话语“知识改变命运,素质改变人生,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的是用知识武装头脑的高素质的人材。”他笔记本上这样写,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处处践行。由于他善于学习,业务精湛,2002年由他执笔起草的《市教育局财务管理制度》成为建市以来市教育局第一个最规范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市直很多部门、各区县教育局都曾到该局学习取经。2004年,由他执笔起草并由市教育、财政、审计三家联合出台的《张家界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处理处罚规定》是全省教育系统第一个关于教育内部审计处理处罚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受到省里高度肯定,省厅全文转发给了各地市,为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他执笔起草并由市政府办转发的《张家界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收费减免优惠政策暂行规定》是全省教育系统学校建设收费方面出台的最规范最全面最完善的规范性文件,省教育厅陈元魁副厅长来我市督查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八件实事办以简报的形式转发给了各地市。2006年由他执笔起草并由教育、财政、物价、质监、卫生、药监等六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学校食堂管理办法》是我市建市以来第一个比较规范、比较系统的关于学生食堂方面的法规性文件,是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一个新的里程碑,受到省里多个部门的高度肯定,省八件实事办以简报形式予以转载。理论指导实践,由于他理论精深,勇于实践,经常能在复杂局面中想出巧妙的点子。2005年,在局里征地拆迁过程中,局领导采纳了他的一个建议,为单位节约资金近200万元。
张家界地处湘西,是革命老区,至今仍比较贫困。覃正武认为,“教育的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为改变教育贫困的面貌,2001年,他来到家乡桑植县竹叶坪乡支教。竹叶坪乡是张家界市桑植县最僻远、最贫困的乡镇之一。覃正武初到竹叶坪乡中心学校时,但见茫茫田野,一片萧疏景象,一座草木稀疏的岩石山上,牲口垂头丧气地来回走动。突然,一只乌鸦掠过他的头顶绝望地叫了一声,飞走了……更严重的是,该乡中心学校户破堂危,墙圯屋颓,没有图书、没有仪器,没有文体器材等,总之应该有的大都没有。覃正武心里一阵痛苦,这里的教育事业真是太落后了啊,没有合格的教育,就不会有先进的科技,这两者停滞不前,经济怎么能发展?经济上不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不是一句空话?!
筑巢才能引凤。覃正武支教的第一天就与相关人士商议如何完成修建乡中心学校教学大楼的任务,为该乡教育事业腾飞插上翅膀。覃正武深知市局经费捏得出油来,但他仍通过努力从市局经费的“鸡脚杆”上争取了1万多元支援竹叶坪乡修学校。除此以外,覃正武动用了几乎自己所有的人力资源上天入地般筹得了100多万元资金,不仅修好了中心学校教学楼,还另外为该乡教育事业办了七件实事。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覃正武的支教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市支教工作现场会在竹叶坪乡召开,《张家界日报》、《湖南教育》等报刊也以《一心一意搞支教、敢叫旧貌变新颜》为题对覃正武支教的工作成绩予以报道与表彰。不仅如此,覃正武天生脑子好使,搞点票子如探囊取物,支教快结束时,他一个新点子又为竹叶坪乡教育事业募得近8万元。他的主意是借竹叶坪乡中心学校落成庆典的名义,让各位在外工作的竹叶坪乡籍人士及校友来校欢聚。竹叶坪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对覃正武十分赞赏,夸他支教办的八件实事为“点子工程”。如今,覃正武的“点子工程”正为该乡的教育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他本人一谈到竹叶坪支教时就会舒心地笑了。覃正武的“点子”还有更大用场呢,他支教那一年,还用他的金点子为永定区争取到2700万元的二期义教工程项目资金立下了汗马功劳。
覃正武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饱受失学的痛苦,由于家里贫穷,他父母亲发明了“轮流上学”的点子,即让覃正武几弟兄轮流上学,没轮到的就休学帮家里干农活,而他姐姐则由于乡里重男轻女思想作崇一天学也没有上。正因为此,覃正武对贫困学子十分同情,从2001年开始支助贫困学生,他支助的彭芳,从读初中一直支助到读研究生,彭芳的足迹一步步从一个濒临失学的女童到市民中广益班优秀学生,武汉科大大学生、武汉科大研究生,这其中每一步都凝聚着覃正武满腔热情扶持、关心的拳拳真意,正如彭芳给他发的信息里面写道:“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成功走过的,是你辛苦扶持的……”
城郊西溪坪办事处吴氏两姐妹家里很困难,住的还是板壁屋,漏雨处盖着稻草,稍起微风,屋顶的稻草不时被揭起飞向天空,旋转着好久好久才支离破碎地慢慢落下。屋里没有任何电器,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徒四壁。覃正武在一次下乡访贫问苦中偶然发现了这一切,他拉着葛衣百结的可怜两姐妹的手,自己童年的遭遇又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脑海,同情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去。他当即决定支助两姐妹读书,并对两姐妹的父亲郑重许下诺言,吴父被深深感动了,激动得要跪地谢恩,被覃正武连忙一把拉住。这两姐妹也争气,姐姐考上了衡阳师范学校,妹妹则考上了市旅游职业学校。看到吴氏两姐妹健康茁壮的成长,覃正武的心也就因此无垠无垠地宽阔,无边无边的快乐。
为他人献爱心,覃正武总是慷慨大方,对于民盟组织的困难,覃正武更是断然出手,大力支持。市民盟庆祝民盟建盟60周年为省里送节目差经费,他掏自己的腰包拿出2万。市民盟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张家界读书》知识抢答赛经费不够,他多方筹资5万,还不够,他又自掏腰包拿出1万。据统计,近几年来,他为市民盟筹资与个人捐资逾10余万元。
对他人、对组织,覃正武处处关心,时时挂牵,自己的饮食起居,他都从不计较,他穿的衣服大多是拣儿子穿旧了的,经常靠吃方便面充饥,手机也是被淘汰了的老式手机。对此很多人不理解,他确总是淡淡的一笑:“都说教育工作者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也是教育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这点奉献算啥哦”!覃正武默默奉献,不记名利,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他先后获各级表彰奖励30多次,前不久,他还被民盟中央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作者:罗建辉 余宗巧)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