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誉为“刚过而立之年一出手就这般脱颖不俗,这般自由飘逸,这般雄浑大气”的青年作家、中国民主同盟慈利支部盟员罗建辉迄今发表的近5000篇独具个性与气质的作品,如他英气逼人的外表一样,被一种美的精神所浸润、所熔铸、所照亮,他发表的大量民盟题材的作品清晰地留下了一位民盟的歌者的心灵轨迹。最近,他还被评为2013年度全市优秀盟员。
外界也给予罗建辉很多赞誉,谓之奇才、怪才、鬼才。尤其文学评论,更是被冠以“评论大家”、“湖湘论杰”等美誉,在2014年5月17日成立的张家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里,盟员罗建辉光荣的当选为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院长、省作协专职副主席梁瑞郴更是赞誉他为“青年评论大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高度评价他的作品很大气,博学而思远。国际著名音乐大师谭盾赞誉他“真正懂文化的人”。
外界还给予来自热市镇汤口村这个小地方的罗建辉很多头衔,世界文化名人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外界也给予罗建辉很多期待,他亿万身家,在张家界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的过程中,他们夫妻俩的贡献有目共睹……
这样一个30多岁才貌俱佳的优秀盟员,却甘愿过着大隐于市的低调生活……
用文学奇才为民盟编织花环
那个梦,孕育在20多年以前。当时,小罗在热市公社汤口村小学读书,虽然年纪小,却已经在阅读长篇小说《治理淮河》、《将军三步曲》等,他的眼睛瞪大了,那长短参差、俊逸灵秀的句子,那字里行间喷薄欲出的火一般的炽情,使他全身心沉醉于莫名的惊讶与激动之中。由于他不经意吸取了书中的养料,他参加全公社小学作文竞赛拿了一等奖,后来又推荐他参加全县作文竞赛,又拿了个一等奖。这下小罗来劲了,他就这样和文字结下不解之缘,而一个关于文学的梦从此将伴随他一生。小罗走过的路是一条坎坷的路。他很低调,像一条核潜艇,显得颇为神秘,要想了解他,就不能不提他的学生时代。他本人中考考分673.5分(和热市镇马家堰村的范立新并列第一,范现在美国),超过中专线23.5分,考上了桃源师范学校,但他主动放弃了。高考时的语文成绩是全市第一,考分总算起来(扣了40分),本来是可上北大的,却因故上了吉首大学。但他不灰心,坚定地走“以人名校”之路。他学生时代的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诗歌,如《我的湘西》、《汤河》等,像一曲曲新时代的劳动之歌、田园之歌,反映了湘西地区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美好愿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使得他在吉首大学担任校办文学刊物《西湘风》文学社社长与《西楚地》诗刊总编辑时如鱼得水。这期间他在《天涯》、《当代》等文学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多次在《中国作家》、《读者》、《光明日报》举办的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奖,尤其是其抒写澧水的散文《澧水咏叹》获全国大学生“屈原”杯文学大赛一等奖,一时为万千青年学子所传诵。
走上工作岗位后,小罗的作品以一种更趋成熟的文风面世。近几年来,他又对创作审美领域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追求贴近生活去写的一种乡土意识和乡土风韵。他先后创作了如《牛祭》、《古沉船》等一系列中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标志着他文学创作的成熟与老练。“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做不成的事”,这是小罗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他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狠下苦功,先后发表了百余篇文学批评论文及其它学术论文,对当今活跃在文坛的实力派作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阅。在文艺理论研究的舞台能有如此美好的歌吟,我们不能不敬佩他的文学天赋与勤奋,正是这两者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小罗鲜明的人物个性与独特的文学个性,造就了他在《十月》、《萌芽》、《中国文学》、《作家天地》等6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也造就了他的《在严肃的历史镜子面前》、《新儒家教子三字经及四字歌》两本专著。小罗生活、工作在湘西,从小到大,他一直就与高山峻岭有着不解之缘。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令人称奇的是,在他大学岁月时,就曾立下一个誓愿: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艺理论艺术思维这一学术高地上众说纷纭的难题,追踪溯源,占领文艺理论研究的最高点,摘取有“文艺界歌德巴赫猜想”之誉的文艺理论艺术思维皇冠上的明珠。早在大学期间,小罗就从艺术思维哲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象的抽象”与“纯思的抽象”的重要的思维哲学概念,其观点耳目一新,受到著名学术前辈季羡林等人的关注与好评。当时的《中国哲学年鉴》与《新华文摘》亦给予隆重的推介也全文转载。如果说小罗的其它文章属于常规武器,那么,小罗这类艺术思维哲学体系构建研究的几十篇学术文章,则可称为洲际弹道导弹核武器!于国是镇国利器,于小罗而言则是不可轻易授人之秘!小罗文艺理论艺术思维的“核武器”不是束之高阁的纯粹理论,而是可以经世致用济世富民的,小罗在这一思维的高明引领下,积极寻求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占领了张家界文化旅游的制高点,成为领军人物之一。
古体诗词是一般青年人所不愿涉猎的,小罗恰恰相反,他在这一园地里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功,发表了几百首古体诗词,文学理论研究论文《论诗眼》还在全国获奖。现代诗歌与历史文化大散文写作更是他的强项,诗歌《一心一意》等多篇作品曾在全国获奖。他写著名文化景点老院子的系列散文《盛世复苏的传奇》等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小罗最近撰写的《历久弥新的老院子》在全国电视大赛中获奖,他与李文锋被业内誉为我市散文界“两大王牌”。
鉴于小罗的文学造诣,2007年10月,罗建辉通过了6个各级部门的审核并经省委宣传部终审,获得了到素有文学届黄埔军校之称的毛泽东文学院学习深造的机会。小罗也是慈利县第一个到毛泽东文学院学习的青年男作家,这无疑给了他更大的发展舞台。众多圈内人士都公认小罗是慈利县乃至张家界市最优秀的青年作家之一,他也不负厚望,在2009年6月召开的市第三次文代会上,他还荣获了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我市文学艺术届最高奖——“张家界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自古文人似乎是穷酸的代名词,但小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谱写了送穷驱酸的奇迹,正如时任吉首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永在吉首大学50周年校庆典礼上所言:“吉首大学在贫困地区办出了不贫困的大学,优秀人材辈出。如原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著名文化实业家罗建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米立华、“背篓法官”向恩林、国内一流电视制片人刘文武……”
小罗虽然个性强,但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巧妙的将文学创作与民盟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特长,用文学的手法创作了大量民盟题材的作品。仅2013年,他就先后发表了民盟题材的文学评论文章《97岁汤毅强:凌云健笔老更成》、《一部张家界的立史之作---罗长江(神话与绝唱)读后》、《罗长江:谁持巨笔壮歌行》、《名士余音自沛然——罗长江文化论》、《高尚其人精妙其文——吴明仁(大漠风情)读后》、《略论吴旻寄情诗讴歌理想与美的世界》、《试论吴旻散文中的乡土情结》、《小说创作的超越——评罗长江小说(山国)》、《着意于伟人民主精神的开掘——电视剧(民主之澜)观后》、《恢宏壮美的散文笔触——评(张家界读本)》、《评罗长江(澧水印象):艺术天份别样才情》、《评罗长江书法艺术:梦依翰墨是痴醉》、《一树繁英夺眼红》、《吴名仁:养气自足吐虹霓》等大量文学评论作品。从文学评论的角度,小罗为民盟的宣传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独创的。
除此以外,小罗还发挥他散文、诗歌等创作方面的特长,撰写了大量民盟题材的文章。如为市民盟撰写的演讲稿《从传承庚续到自强超越》、《与你同行—庆祝民盟成立60周年演讲稿》等,获得一致好评。
用新闻笔触为民盟摇旗呐喊
2006年10月8日上午,常德警官学校会议室热气腾腾,在湖南日报社组织的新闻通讯员培训及表彰大会上,小罗作为优秀通讯员在会场上受到表彰。其实这只是一个缩影。多年来,小罗写新闻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大学期间他即曾和同班同学陈雅云(现省民盟社会服务处副处长)一起在《光明日报》联合署名发表过4篇文章,受到时任吉首大学党委书记马本立及副校长游俊等的高度赞誉,近期如2006年他以慈利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十佳通讯员”。2007年同样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2008年他还作为唯一的优秀通讯员代表在全县宣传工作表彰会上发言,介绍了其创作经验,总之,最近十几年小罗写新闻可以说是全市数一数二的角色。他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人口报》、《湖南日报》、《湖南民盟报》、《湖南盟讯》、《张家界日报》、《张家界盟讯》等80余家新闻单位及人民网、新浪网、幸福人家网站、红网等多家主流网络媒体采用,他前几年每年都发表文章100篇以上,最多的一年近300篇。凭着这些“硬指标”和一些精品力作,小罗才连年被各级评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被《张家界日报》、《湖南宣传》、《学习导报》等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9次获中央级奖励, 80余次获省、市、县级奖励。小罗很善于思考,他将自己写新闻的特长用到民盟的工作上,2008年,小罗还因发表民盟题材类新闻数量与质量全市第一而被市民盟表彰。市民盟电视专题片《肝胆相照》的解说词,小罗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时光回溯到2005年11月30日上午,张家界祥龙国际酒店会议室热气腾腾。在张家界日报社组织的创刊十五周年系列评奖活动中,慈利县计生局的罗建辉同志以创作成绩与邓道理并列全市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十佳通讯员,在会场上受到市委书记刘力伟、市长胡伯俊的表彰。
才貌俱佳的小罗是当之无愧的。从工作时间上讲,他1998年即在慈利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工作,是个“老通讯”;从工作层次上讲,他是个“通讯专家”。自1997年大学中文系毕业至今,每年在各级报刊网站发表的计生、民盟、文学等多种题材文章都在100篇以上,最多的一年近300篇。凭这些“硬指标”,小罗连年被各级评为宣传信息工作的先进个人,被《张家界日报》、《湖南宣传》等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
有一位哲人说过:对于缺乏理智的人,人生就像一场梦;对于充满理智的人,人生就像一首歌。对于人生,小罗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说:文人多浪漫。但我崇尚理性,理性作为一种情操,它是千古不易的美德;作为一种价值,它是促进人们进步的动力;作为一种哲理,它是人生的重要坐标。为了加强自己的理性思维,更好地做好通讯员工作,小罗抓紧在家的时间学习,把家当作补充知识、增添工作动力的加油站。他现在住房面积大,条件很好。但以前他的住房,是被关照在慈利县圆盘路那幢计生局老技术站房子的顶楼西头,一到炎热的夏天,房子三面被炙热的太阳烧烤,里面如同蒸笼,但他光着膀子,忍着快被“蒸熟”的苦痛,忘情地在民盟等园地里学习、写稿,任那豆珠般的汗珠滴下……他当时的住房是小二室一厅,每到夜晚,小外甥要做作业,“黄金码头”和“黄金时间”必须让给她,他常常是在晚10点钟以后才能摆开阵势学习和写作,直到深夜一两点。他藏书很多,由于没有足够的书柜,也没有足够的地方放书柜,每天晚上都要大捆大捆的书搬来搬去,用时打开包裹,用后重新捆扎。常常为了找一本书,忙上大半个夜晚,弄得晕头晕脑,他却依然兴致勃勃。“学习是我人生的第一需要”。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有一个改不掉的习惯,就是不怕别人诬蔑他“有神经”、不管上班还是下乡,总提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子,里面放着好几本书,《中国民主同盟章程》、《往事不会如烟》等更是从未少过。无论走到哪里,这些民盟方面的书都伴随着他,这就是他工作的指针。
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流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要问小罗的嗜好是什么,三个字可以概括:钻理论。他常说通讯员懂理论就如虎添翼,就能高屋建瓴地看问题,提高写稿质量和发表率。他平时很少上街,上街必逛书店,逛书店必购政治理论书籍,由其是民盟方面的理论书籍。以前除在县城逛书店外,他每隔十天半月就到市区跑一趟,目的还是逛书店。现在他常住市里,更是天天在市区几家书店穿梭。长沙他也常去,长沙市大大小小的书店和黄泥街书市,他基本上每月都要抽时间去看看。他甚至还常光顾废品收购站,看有没有废旧书刊可供利用。近几年来,他买了10000多元钱的民盟类的书籍。事实上,小罗写民盟题材的文章之所以几乎“百发百中”,与他深厚的政治理论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理论的主体和力量在于人民群众,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就在群众活动的实践中。小罗时刻关注着社会热点、改革难点,并力求用科学理论去解释它们、解决它们。他坚信,惟有如此,理论才有永久的魅力。小罗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民盟的调研实践工作,作为民盟市委课题组成员,他对《张家界市城区澧水污染治理对策与建议》、《张家界中心城区之历史街区亟待抢救性保护和科学整治》等调研成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小小贡献。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耕耘总是同收获连在一起。仅2008年一年,小罗即在《张家界日报》、《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85篇,在各级各类征文中获奖22次,撰写评国家、省级先进单位或个人材料38件。2008年,小罗还被评为全市盟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我们有理由坚信被深厚理论武装头脑的他的人生之路将是放射理性光芒的人生道路,百折不挠的他今后必将在民盟的园地里奏响更动听的命运交响曲……
长期新闻写作使小罗知识贮备异常丰富,功夫到家了,实战中就能力克群雄。小罗曾在全县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的考试中在300多名应试大学生中名列第一。后来,小罗又参加了县、市委党校的培训,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耕耘总是同收获连在一起,这些年他共发表新闻稿逾3000篇,获奖80余次。
小罗非常热爱民盟的宣传工作,在2013年里,他发挥新闻写作的特长,为民盟组织发表了数量可观的作品。如《民盟慈利支部主委彭辉庭:留得丰功壮金慈》、《饶海洲:雨点的事业》、《许富元:爱在天地间》、《覃正武:悠悠红烛情》、《姚振军:他的生命在燃烧》、《汤毅强:将赤城进行到底》等多篇长篇人物通讯及多篇消息。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有,小罗在2013年7月8日至8月8日用一个月时间在张家界在线文化版发表了100篇文章,每篇文章平均字数达4000字。这些文章可随时在张家界在线网上查阅到,绝对不是吹牛的。值得一提的还有小罗撰写的《饶海洲:情系三农心系民生》在2013年11月13日张家界在线发表后,不久湖南民盟、湖南在线、东方网(国家级)、网易新闻(国家级)、搜狐网(国家级)等发表,反响很大。
用惊人业绩为民盟增光添彩
2006年11月9日上午8时,从全省几十万名献计献策代表中评选出来的6名优秀代表早早地静候在省委九所宾馆,等候春贤书记的到来。小罗作为民盟的优秀献计献策代表,应邀全程参加了省九届党代会并有幸参加了这次和省委书记面对面的座谈会,一起讨论兴湘大计。会上,春贤书记脸上一直荡漾着春风般的微笑,小罗紧张的情绪一扫而光,禁不住在春贤书记面前侃侃而谈起他获金奖的《兴湘四步棋》来。别的代表发言都只讲三五分钟,在春贤书记的鼓励下,他一口气讲了十多分钟,意犹未尽。当他讲话结束时,春贤书记连连点头,连说“好、好、好”并带头鼓掌以示赞许。
当晚,在长沙世界之窗五洲大剧院举行的“热土潇湘”省第九届党代会专题文艺晚会上,罗建辉与国防科大指挥军官学院院长李力大校、湖南师大物理学教授兼中国科技工程学会联合会首席科学家成如山等6名优秀献计献策代表接受了省委书记张春贤的颁奖与祝贺。小罗穿着土家族的民族服装,头戴帽子,腰扎红绸带,精神抖擞地站在台上,格外引人注目。而春贤书记“谢谢你积极参加这次献计献策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希望再接再励,为富民强省做出新贡献!”的鼓励话语,更是让小罗幸福的热泪夺眶而出……
从省城回来不久,小罗光荣地当选为慈利县政协委员。在这个岗位上,他同样以他的聪明才干发挥出了可喜的光和热,他2007年所撰写的提案作为1号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执笔的调研论文被评为优秀调研论文。2008年他被县政协评为优秀信息员。2009年与2010年及2011年他执笔撰写的提案都被评为优秀提案。他对政协工作十分热爱,积极支持政协工作,曾在自己的公司里免费为《湘声报》记者站提供办公场所及其它方便。在民盟组织里,小罗更是表现出色,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盟务信息工作者、全市优秀盟员等。他执笔撰写的调研论文,其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他参与执笔撰写的电视专题片《肝胆相照》获得民盟中央领导好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亲自题写片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小罗本人从事的人口计生宣传工作,他牛刀杀鸡,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工作多年都在全市遥遥领先,还是全省、全国的先进。以至于张家界其它区县的计生宣传同行开玩笑说:“慈利计生局有两个高人在,评先评优我们连想都不敢想了。”2013年,他又创造了新的业绩,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发表人口计生新闻稿件近百篇,获得各级一致好评。
鲜为人知的是,小罗还是一位商业巨头,在业内他与杨吉红、李军声并称张家界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三驾马车”。他与妻子两人私人投资亿元开发建设了我市4A级著名旅游文化景点与国家正式挂牌三星级酒店,为回报社会做出了一个盟员应有的努力。更有意思的是,老院子的杰出人才田奇镌(中科院首批院士、著名地质学家)也是民盟盟员,这种缘分真是民盟的骄傲啊。其实小罗业余生活中歌唱得特别好,尤其是美声唱法,是杨洪基的音色、戴玉强的高音,堪称一绝,很多艺术门类小罗也是触类旁通,造诣很深。小罗的一切都是美的,他的外表、心灵、文章、人品等等,罗建辉正用他的聪明才智加勤奋拼搏,在张家界的奇山异水间高歌着一曲民盟的赞歌。我们有理由相信,“材才财”俱佳之“三才”青年才俊小罗文心常绿、文情永随,阳光三叠,在新的一年里,必将在民盟园地里用他的生花妙笔与踏实苦干唱出更加荡气回肠的民盟赞歌……(作者:饶海洲)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