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新春,民盟省委召开全省盟务工作会议,来自全省各市州机关的盟务工作者齐聚长沙,共话梦想。会议的议程紧凑、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有各市州的特色工作经验交流,也有基层组织的典型汇报。会议内容鼓舞人心,不仅开阔了盟务工作者的视野,更给大家打气鼓劲,工作激情再次被点燃。会后,民盟长沙市委机关专门组织了专题讨论,特将与会感受整理记录,与大家共勉。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光明同在。当前的民主党派工作环境,不仅面临诸多困难,更迎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民主党派在新形势下组织发展空间受限、参政议政隔靴搔痒、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社会服务资源匮乏;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经济发展难度加大,更需要民主党派发挥智力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看到,中共针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正开展得轰轰烈烈,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大有可为。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高层对民主党派的作用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频繁召开与各民主党派中央的座谈会,就国计民生的各项重大问题征求意见。这些可喜的变化,必将从高层逐步传导至中层、基层,推动民主党派工作更上一层楼。
我们民盟有着与中共披胆沥胆、合作共事的光荣历史,有着独特的人才优势和界别特色。作为盟务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顺应时势,借势成事。这既是对我们政治把握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热情是点燃梦想的火种
作为盟务工作者,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面对繁杂琐碎的盟务工作、相对较低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要长期保持工作热情,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盟省委的专职副主委赵为济同志二十余年如一日,热情不减,信念不灭;娄底的专职主委邵瑛同志多年来为培养盟员奔波呼吁,曾经不惜放弃自己的职位以换取盟员的职务安排;湘西州的张芳同志永远用最热情的笑容面对盟员、尽最大的力量完成工作;省人民医院的向华主委“十年磨一剑”,将一个人的民盟代表发展为五十多人总支……凡此种种,举不胜举,他们都是爱盟如家的典型代表。热情不仅靠理想之光的指引,也需要维系。人是有惰性的,但人更是有情怀的,关键是要看得到希望。对于新盟员、盟务工作者、代表性人士等,更应该从工作、生活、健康等各方面主动关怀,适时做好政治安排和实职推荐,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做到用民盟事业鼓舞人、用民盟精神鼓舞人、用政治待遇鼓舞人。
——理性是实现梦想的柴薪
盟务工作绝不是处在真空状态下的“理想国”,而是与现实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认清形势,理性应对,才能将理想的星火持续燃烧。比如我们的组织发展工作,面对各党派的人才争夺战,要想实现“人才强盟”战略,就必须质量并重,甚至更加强调质,而不能“唯发展率论”。为此,民盟省委对于组织工作考核细则中,特别单列“发展代表性人士”,并做出了详细的概念界定,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这为今后的组织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除了要有前瞻性,更要接地气,才能有人气。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适时提出我们的主张,才能让我们的建议更快更好地落地。若是理念过于超先,虽然看起来很美好,却难以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镜花水月终成一纸空文,难以实现我们民盟的社会价值。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除了要鼓励盟员发扬奉献社会的美德,更要结合盟员们的职业特长,借助社会服务的平台,充分展示盟员们的智力优势,才能将服务社会与实现自我价值相结合,使服务社会的热情可持续。
——创新是助燃梦想的东风
民盟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许多成功的经验,作为当代民盟人,必须主动传承、大力弘扬,不能让民盟精神断了血脉。只是,我们不能躺在祖宗的功劳薄上过日子,必须睁开眼来看现实、看社会、看未来。作为盟务工作者,常常能听到老同志的怀旧:“过去,执政党对我们民盟的领导人是如何如何地客气,对我们民盟的意见是如何如何地重视”等等。我们应该看到,民盟曾经的历史形象,是老一辈民盟人铸就的,民盟今天的历史地位,要靠我们当代民盟人来书写。老传统、老办法、老规矩究竟符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适不适应工作的需要,是不是能满足盟员的心愿,还需要我们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静心思考,仔细甄别。我们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实间,比如我们后备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可以尝试借鉴执政党的做法,采取考试与考核的方式,将后备干部的挑选程序化、标准化。我们的政治安排与推荐,可以设置自荐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变“要我参政”为“我要参政”,为真正有参政热情和参政能力的人搭建合适的平台。
个人的成长要与团队的发展方向相结合,民盟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的发展方向相结合。我们既要抬头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赶路,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为实现中国梦发出民盟声音,贡献民盟力量,书写新的历史篇章。(民盟长沙市委会组织处 陈美宁)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