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凌老师:
您好!不知您最近是否仍如一个虔诚的布道者般,忙于和人交流教育的心得,传播您的教育理念,应该又有不少如我般混沌的人因您的开导而觉醒吧?
您曾教育我的“三分教七分等”、“教育,就是微笑着等待”等理念,我已开始有了点滴体会,所以,今天冒昧给您写这封信,和您分享教育的快乐,以表达我的感恩之情。
昨夜,女儿在书房兴奋地喊:“妈妈,快来,这书上说得太对了。”凭她的兴奋程度,据我的经验,我当即判断:天,又在看课外书。心中顿有不悦——高二的理科生哪,还有闲情读文学作品!不过,为避免矛盾产生,还是假装很感兴趣地应了一句:“哟,什么好书啊?”走过去一看,天,她看的竟然是《高效学习方法大全》。那本书还是上学期开学初,一家长给她的。实话说,凌老师,我当时有点激动。想当初我那么希望她把这本囊括学习和应考方法的书好好读一读,可她对我的建议嗤之以鼻,笑话我:“又是什么《葵花宝典》咯?”本想和她辩论辩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可一想到您说的“等待”,话到嘴边又止住了,于是笑而不语,悄悄地把那本书放在她的教科书中,期待有一天她无意中看见它,哪怕稍稍翻翻也好。
她手舞足蹈地和我说,书上的某科应考方式有道理,某科的学习方法说到她心坎去了......待她说完后,我逗她:“奇怪了,这本书唐阿姨都送给你大半年了,你怎么现在才发现它的好?”她听出了我话里有话,认真地回答我:“当时是你要我看,而我自己没想看,即使是好书,我也不看;现在是我自己发现它真的好,那感觉当然不同了。”
我当时心头一震,暗自庆幸,幸亏当初我没有强迫她看,甚至连看的重要性都没多说,然后静静地等待她自己能懂得这本书的好那一天到来;幸亏当初我悄悄地把书放在她可能看得到的地方,然后静静地等待她看得见的那一时到来;幸亏我心有不悦时,没有立刻表露,然后静静地等待她自己觉醒的那一刻到来。因为有了“静静地等待”,事情朝着我期待的方向发展;因为有了“静静地等待”,原本棘手的事情,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这不正应了您所说的“教育,就是三分教,七分等”?
啰啰嗦嗦这么多,不仅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还有有班门弄斧之嫌,真是不好意思。为再次感恩您对我的教诲,请允许我再耽搁您两分钟,和您分享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个教育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温馨的教育场景,一种关于“慢”教育的艺术,慢慢地进行,犹如俯身静听花儿绽放的声音,犹如等待枝头挂满果实。
我想,我应该懂了:教育需要等待,且教育的等待十分美好,十分幸福。感谢您!
顺颂
教安!
一学生家长
2013年6月12日
(作者:王红贵)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