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虹:情系教育 延续大爱

编辑:redcloud 2013-05-02 00:00:00

——记湘西自治州政协常委、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盟员田虹

 

情系教育献建言献策

 

      在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园里,传颂着一个情系教育献良策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十一届州政协常委、吉大师院附属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田虹。

      田虹出身于教育世家,她对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情有独钟。2008年她作为侨届优秀代表当选为湘西自治州政协十届委员。她运用自身教育的专业优势,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鼓与呼。

      她深入调研发现民族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机构设施不完善、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撰写了“关于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有利经济条件的建议”提案,提出了利用民族自治有利条件;将城区开发配套学校建设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增加;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等建议。该提案提交湘西自治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被湘西自治州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

      2010年4月12日,由湘西自治州政协主席和分管文教的副州长带队,有州财政局、教育局、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参加,确定五项视察内容、组成23人的视察组,到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现场视察办公,解决了该校亟待解决的教师编制不足和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为师院附小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与有利条件。她还关注了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校园外出现了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严重问题。尤其是学校上学、放学的高峰期,交通堵塞得水泄不通,家长与孩子穿越马路的险象令人担忧。如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严重地危及到人民生命安全。她撰写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应坚持系统常态化”的提案,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的治理;建立城管、交警值勤亭;规范城乡交通车停靠点等建议。提交湘西自治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后,该提案引起了湘西自治州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2013年2月2日,湘西自治州公安局邀请田虹上门协商提案办理落实工作。2月25日,交警就在师院附小校园外建立了学流高峰交警执勤岗。3月5日,城管执法局又对占道经营者进行专项治理。4月1日,在通往吉大师院方向的道路得以实行了车辆单向限行分流的方案。现在通往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的这条公路路面宽阔、环境优美,人行通道井然有序。原来由家长接送的高年级学生,现在放学自己平安回家,解除了家长们对孩子过马路安全的担忧。

      田虹老师自2008年担任湘西自治州政协委员以来,围绕民族教育振兴与民生重大问题共撰写提案7件。其中1件被列为湘西自治州政协重点督办提案,1件被列为湘西自治州政协督办提案,1件获优秀提案。作为民盟盟员,她以实际行动为民族教育献计出力,践行了民盟“做好事、办实事”的优良传统。

传承大爱助寒门学子

 

      她,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为了协助舅舅完成外婆彭晏素兰生前的遗愿,用她瘦弱的肩膀搭建起香港与内地的捐资助学桥梁,她用爱心编织了湘西寒门学子的大学梦。她就是美籍华人的外孙女、州侨联执委田虹。

      田虹的外婆彭晏素兰女士出生于1910年,1967年移居美国,她平生恪守刻已厚人的美德,尽其所能捐助身边无数需要帮助的人。2002年5月,92岁高龄的彭晏素兰女士,带着生前未尽为大山里穷孩子办学的遗憾辞世。遵照外婆临终前留下的将自己省吃俭用的终生积蓄分文不留给子女后代,而用于救助那些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的遗愿;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田虹决心继承外婆的遗愿,主动承担了家族爱心接力棒的传承工作,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积极投身到爱心捐助活动,用她的实际行动谱写一曲爱的奉献。继2002年6月在家乡湘西自治州保靖县成立了“素兰栋梁助学金”之后,从而拉开了香港与湘西自治州捐资助学的序幕。为了不断地扩大救助范围,田虹亲自到州民中摸底调查、约谈走访救助对象,当得知我州还有很多因家境贫寒完不成学业的学生时,她焦急万分,千方百计约请在香港工作的舅舅来湘西,找到机会进行了反映汇报,与舅舅的初衷不谋而合,2005年10月,得以将外婆的遗产尽数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彭晏素兰慈善基金会”。基金会的成立扩大了捐资助学规模,田虹担负起救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为了摸准救助对象,田虹多次深入救助对象所在各县市调查,先后到了古丈、吉首、凤凰、永顺等县市。目前已获基金会救助的贫困高中生达48名,大学生54名,全部总计投入救助资金320万元。田虹觉得资金救助仅仅完成了外婆生前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愿意花时间跟踪培养、教育孩子们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田虹常常以妈妈的身份,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与他们交心谈心,发现个别学生因家庭贫困,产生自闭、消极、悲观情绪,甚至对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时,田虹总能循循善诱的引导,用真诚打开他们的心结,用温暖滋润他们的心田,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帮助、教育、引导,使他们鼓起生活的风帆,明确人生的价值与作用。为了让每一位资助对象完成好基金会规定的社会大学课程,田虹和基金会亲人一道,利用《彭晏素兰生活大学》网站平台和学生学习交流;同时还利用网络强化思想品德教育,按时参加每月举行的一次QQ月会,与学生交流学习、畅言人生、分享生活;每年参与管理例行召开一次面对面的全员年会。三种交流方式,都会在事先的监护引导下,确定一个有鲜明思想教育的主题,由孩子们自己当主持人,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自我教育、相互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明确社会责任感。通过一次次的爱心交谈、爱心聚会,田虹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通过开展11年的捐资助学活动,目前得到基金会救助的54名大学生中有24人大学毕业,5人继续读研、2人继续读博;19人工作。学生们永远也忘不了将爱心延续的传承人田虹妈妈。(民盟湘西自治州委宣传部  张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