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提升湖南软实力 加快推动湖湘“文化走出去”工程建设

编辑:redcloud 2013-01-28 00:00:00

 

 

    《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提出“十二五”期末,实现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跨区域、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界发展,大批文化精品力作走向全国,出口境外。扩大湖湘“文化走出去”工程,对加快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我省“四化两型”建设,维护“文化安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湖南向境外“送文化”取得可喜成绩,形成了“文化湖南”、 “世界看湖南”、“侨商侨智聚三湘”等湘字号品牌以及“芙蓉国里”、“大雁腾飞”、“湘当有味”等对外交流的品牌节目;在“卖文化”方面也取得约20%的年均增长。2011年,湖南文化产品及服务出口额约2900万美元。其中工艺陶瓷900多万美元,湘绣600万美元,动漫猫系列500万美元,文化类服务外包300多万美元。潇影《那山那人那狗》流行日本10年累计创下4亿人民币票房,电视剧《丑女无敌》英文版远销意大利,湖南卫视落地拉美。湖湘文化走出去开局良好,但总体上还处在以“送文化”为主的初级阶段。

横向比较,2011年湖南向境外“买文化”的成绩单与文化产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五,全国倒数第五。同年湖北文化产品出口则高达10亿美元,江西5.5亿美元全国第五,河南2亿美元,安微1.4亿美元。我省“文化走出去”工程明显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战略规划失衡。湖南文化发展战略重点是“走向全国”,虽有走出海外的目标,却没有具体面向国际的“走出去”战略规划,仅在文化发展纲要中轻描淡写、只言片语。二是体制机制不活,需要加强统一部署,需要加强政府部门间以及政企之间的协调配合。三是政府部门不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支持“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政策措施。四是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特别是国外卖文化的成本大于国内,容易出现投入和产出倒挂(例如湘版图书),导致“文化走出去”动力相对不足。

当我们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时期,中国文化不“走出去”就难以摆脱“经济动物” 的国际形象,湖湘文化不“走出去”就难以改变“提篮农夫”的弱势地位。站在文化强省的立场和高度,湖南需要认真处理自身文化建设和文化走出去的关系,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走出去的关系,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文化“送出去”与“卖出去”的关系。为加快扩大湖湘“文化走出去”工程,我们建议:

一、制订湖湘“文化走出去”战略规划,明确相关战略目标和重点

文化强国的标志之一是文化走出去。湖南文化强省战略提出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保障力、文化竞争力”,需要“文化走出去”工程指标来检验。“文化走出去”工程指标不只是“送文化”活动有多好,更重要是买文化的能力有多强以及国际市场规模有多大。浙江省向境外“买文化”的能力可谓“一枝独秀”,2011年创下49亿美元的好成绩,首先要归功其“文化走出去”战略规划的成功。湖南要有所突破,需结合“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编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发展规划。特别是要连续出台中长期“对外文化交流规划”、“ 对外及港澳台文化工作规划”和 “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规划”。规划中要明确“文化走出去”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列出重点工程、重点任务,列出线路图和时间表。布局欧、美、亚的同时,积极开拓非洲、拉丁美洲等非热点地区。用战略蓝图来把握文化走出去主动权,促进文化事业交流合作、深化文化贸易发展,确保湖湘文化价值的与时俱进和综合创新。

二、理顺文化管理机制、整合湖湘文化走出去服务平台

湖南的一些优势文化企业外迁、优秀文化人才外流加速迹象表明:即是大环境的影响所致,更是体制机制的不活所困。一方面,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和统一部署之同时,加大对外文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力度。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文化走出去”协调机构,领导和管理全省“文化走出去”的工作。另一方面,整合、拓宽渠道,建立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和走出去服务平台。一是要加大政府牵头、文化企业参加的各种国际和国内展会的组织力度,以提高湖湘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二是有关部门要定期出台“企业投资海外文化产业指导目录”,为文化企业投资海外提供导向和指南;三是建立健全行业协会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省内文化产业机构与海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四是以省级财政支持的方式成立文化产品编译工作室,为文化产品提供高水平、高性价比的编译服务。

三、完善文化产品出口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

加强与国家层面的联动,争取国家级文化交流纳入湖南元素。用好用活国家一些有利于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经济政策,梳理完善省级文化产品出口配套政策。一方面将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落到实处。重点加强两项工作:一是研究制订文化产品、文化资产评估办法,尽快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二是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数据统计体系,以及对外文化贸易数据库,为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加大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结合湖南省情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制定和调整我省《外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管理规定》、《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金融、投资、管理、税收等多方面鼓励和支持湖湘文化企业“走出去”。有计划地“倍增”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开拓国际场给予资金支持;比照高科技企业和软件企业的政策加大对文化走出去项目的税收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激发地市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改变单纯的出口补贴,使扶持政策更多地向开拓境外市场方面倾斜。

四、着力打造 “文化资本”外向型企业和“国际文化”品牌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文化资本。文化走出去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资本走出去,也客观要求文化价值和产业资本有机结合地走进西方世界。湖南文化资源优势必须通过企业创新活动转化为“文化资本”优势,形成“国际文化”品牌,才能有效地“走出去”和“卖出去”。着力打造“文化资本”外向型企业,一是倡导企业文化创意活动,促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塑造湘字号外向型骨干企业的文化优势地位,提升湘企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引导文化产业提高经营“文化资本”的技能技巧。喻“湖湘文化”于中餐、中医药、中国武术、中国艺术等载体之中,避开价值观差别、扩大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文化“卖出去”就会更加顺畅。鼓励文化类企业制定文化资本国际化战略,有计划地将“炎舜文化”、“和平文化”、“伟人故里”、“湖湘文艺”、“湖湘教育”、“湖湘科技”等传统文化价值融入国际元素,提炼为现代文化资本;三是打造文化资本出海航母,组建以影视、创意、出版、文艺为内涵的开放性文化资本综合体,培育一批“国际文化”品牌,促进全球优质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湖湘文化走出去。

五、加强文化类人才队伍建设、海外建立文化创造和宣传综合基地。

人类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走出去”工程阻碍之一在于外向型创意人才的缺乏。因此,加强外向型文化交流人才和国际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开展国外受众本土化研究,已然成为扩大湖湘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长期任务。一是创新用人机制、落实留人政策,下决心稳住一批优秀人才。二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外向型创意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和支持“创编者”走出去,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人才培训机构,乃至国际一流文化创意企业。三是创建湖湘文化海外基地。设立专项经费,整合外侨、外宣、外联、外经的部门优势,建立海外文化创造、培训和宣传之综合基地,广泛动员海外人脉资源积极争取文化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促进湖湘文化走出去工程联接五湖四海。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