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区域整合力度 推动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编辑:redcloud 2013-01-28 00:00:00

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省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大湘南示范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包括衡阳、郴州、永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5.71万平方公里,覆盖34个县(市、区)。2010年,大湘南示范区年末总人口17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269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26%21%。近年,大湘南示范区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整体上的经济水平仍不高。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略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与周边地区的长株潭、大武汉等城市群、城市圈相比,则无论在的经济总量上,还是人均水平上,发展差距都较明显。大湘南区交通发展仍不成体系,尚缺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干线,衡阳、郴州、永州三个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尚未形成,周边不少县市也缺乏高速公路相连,直接影响大湘南区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大湘南区整体上城市化水平仍不高,2010年城市化率为40.94%,不仅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 (43.3%),更远远低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水平 (56.26%)。在城市化质量上,除三大中心城市外,大湘南区大多数建制镇缺乏高水平的规划,致使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粗放型发展特征突出。

大湘南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大湘南示范区的建设,离不开全区域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为确保各建设的有效推进,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合理规划产业,构筑产业集群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目前湘南地区的各市政府都把眼光放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的建设,而对如何规范合理的规划产业区位的选择,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生产要素等方面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实现产业的规模和聚集效应,大湘南应积极发展各产业园特色产业,聚集和召集一批同一类型、同一价值链上的产业企业。园区之间进行招商互动合作,并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实现产业园区企业的同质化、专门化打造各产业自身的特色。湘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从引入产业企业的基本类型来看,98%以上为一些中小型的产业企业,工业园区内缺少能够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这是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下,湘南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机遇,引入一些国内知名的大型的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区位优势的龙头企业,构筑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二、促进区域间合作,提高区域间的产业配套能力

大湘南要发展本地区产业和更好的承接产业的转移,需要政府各部门在园区建设的前期提高区域内部的产业配套能力。目前,区域内存在一定的分割和竞争的现象,虽然这种竞争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但同时这种内耗式的竞争也阻碍区域外部的资本的进入。因此,在区域内部各县(区)之间也应该互通有无,为承接产业转移创设一个有利的外部性条件。在发展战略方面,大湘南区域应积极参与区际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经贸交流,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体制,广泛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扶术合作与竞争。积极融入长江产业带与华南经济圈,努力对接长三角与珠三角,不断扩大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合作交流。充分展开区域内部协作,加快产业、交通、市场、服务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对接,加速实施大湘南区域一体化建设。

三、建设资源网络平台,实现市场经济一体化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调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要着眼全局,因地制宜,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比照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建设,要努力消除行政壁垒,打破不合理的条块分割,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市场流通一体化,积极参与更达范围的劳动地域分工,强化比较优势,形成规模效益,促使资源、资金、扶术、劳动力、产品、市场的合理配置,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公共管理,努力扩大区域内部市域之间的合作交流

建立统筹全区的管理机构,对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分工协作、产业配套、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交通水利等方面协商调整,以降低行政成木,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谋求更佳的整体开发效益。要加强湘南市域之间的开放力度,促进区域内部的交流与协作。进一步消除区域间的经济保护措施和封锁等非制度性的障碍,为跨区域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自由地流动要素的空间。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对接,充分减低三地间的承接产业转移所产生的交易成本。

五、加强政府政策的创新,实现大湘南产业转移承接的可持续性发展

政府在建工业园区的过程中,应逐步完善环境保护配套等硬件设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性制度性层面来讲,以工业园区为重点,监测园内入驻企业的排污情况,定时定点监测;采取排污的收费制度和限额牌照制度,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从可持续工业项目的引进方面来讲,大力引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开发风能、水电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发展新兴的旅游产业。

六、注重引智引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中部地区要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环保达标、符合节能减排等要求的项目,鼓励承接产业转移时企业技术研发和设计环节一并转移,特别要重视引进掌握了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和运用核心技术,转化先进科技成果。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投入,承接产业转移资金应重点向高新技术领域项目倾斜。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