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忆鼎公叶正红

编辑:redcloud 2011-12-31 11:13:52

长忆鼎公叶正红

冉晓仲

每次见到刘鼎初先生,都获益良多。他说起话来全然不像耄耋之年的老者,鹤发童颜,两眼炯亮,声音清脆,吸引你去听他的故事,或他要阐释的事理。平实中掀起波澜,淡定中蕴含哲理,耐人品读,启迪心智。

年前,我们又相聚在桔子洲头,他遥望岳麓,脚踏湘江,吟出悬于山顶云麓宫门首的楹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我即接拍道,晚清澧水诗人黄道址俯仰三湘,灵动气畅,绝响天下。刘老击掌咏叹,山水育奇才,也养育了我民盟人。他以京剧慢板的声腔,演释出半个世纪前发生在岳麓山下的故事。

1959年深秋,岳麓山红叶渐浓,刘鼎初先生从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与长沙市委员会合暑办公地——长沙市东区(今芙蓉区)青石井步行,乘轮渡过湘江,一路风尘到岳麓书院旁的教授楼,轻轻叩开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左开泉先生的门。年过半百的教授与三十出头的民盟干部虽素昧平生,却因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心话,有了相见恨晚的热切。原来左教授在湖南大学求学时,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柳士英,成先生得意门生。后又在清华、西南联大等校深造,受李公朴,闻一多等杰出的民主战士影响,对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民主同盟深怀敬意。新中国成立后,他授业于湖南大学,博学多才的同仁中不乏民盟盟员,因此萌发了要求入盟的强烈愿望。这一信息经民盟湖大支部传递至民盟省委,省委即决定派年轻且政策性强的刘鼎初先生去落实情况,妥善办理好此事。

那时,刚刚经历“反右”斗争和拔“白旗”运动,使得空气凝重,言路闭塞,高校中许多知识分子大多谨小慎微,党派问题尤为敏感。但向来老成持重的刘鼎初抛弃私心,没有瞻前顾后,勇赴重任。他几上岳麓山,在静谧的校园里,在温馨的书斋中,洗耳恭听左教授经历多次政治运动,报国之志不改,传道授业之心逾坚的内心感受。钦佩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沉稳与大度,那句“民盟是爱国知识分子大联盟”的赤子之言,应和的是李闻二公的声音,一脉相承的是团结民主的爱国精神。这种以国家为己任,与共和国同行的大义大爱,使刘鼎初感动不已,决意助刘海成仙,凭借两条腿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河东河西的热肠古道上。

世事艰辛,却有通达的时候。时逢任中共湖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长的正是涂西畴同志,他原是中共地下党员,湖南省工委成员,也是地下盟员,我省民盟的创始人之一,参与了湖南和平解放的具体工作,对党的统战政策了然于心,有多党合作的丰富经验。他说过,条条道路通北京,不问先后迎来人,乐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是湖大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他不但尊重左开泉教授本人的意愿,认真听取民盟湖南大学支部的意见,及时与校党委沟通,还主动配合民盟湖南省委的工作,得以促成了左教授成为一名光荣的盟员。这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不是湖大党委的故作姿态,而是需要勇气与胆识,践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宗旨,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一时间,湖南大学校园里,人们都津津乐道民盟添丁之喜。

左开泉教授入盟,在1959年湖南高校中如巨石击潭,激起千重浪花。这是湖南各民主党派在“反右”运动后,高校发展党派成员第一人,其影响超过了事情本身,重启了我省多党合作的崭新局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瑰丽景致,使高校团结民主的气氛渐浓,融进漫山遍野的红叶里,映红长沙。这是刘鼎初先生当初始料不及的。民盟湖南省委曾就此总结经验,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又一经典范例。

敢当重任,人缘如顺的刘鼎初先生一直担任民盟长沙市委的秘书长,直至离休。他历经岁月的洗礼,坚如磐石,人称鼎公,顶起的是民盟一方大业。(作者系民盟长沙市委机关退休干部)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