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我心中的旗帜
益阳市赫山区教研培训中心 陶莉莎
今年,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尽情倾诉对民盟的爱,我想大声告诉所有人:民盟,是我心中的旗帜!
曾记得懂事之初,耳濡目染母亲辛勤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便默默立下志向: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了这个梦想,我在人生路上认真、刻苦且执着地跋涉着,心无旁鹜。正是这份执着,让我从一名学生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正是这份执着,让我从教师队伍中一朵青涩的蓓蕾一步步成长为可以为学生提供些许荫凉的小树;也正是这份执着,使我怀着对教育家陶行知的深深敬仰,怀着对民盟许许多多先辈的无比崇敬之情,怀着对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群英荟萃,素有“知识分子家园”之称的民盟的心仪神往,展开了人生的又一追求——我要努力成为民盟这个组织的光荣一员!
在我的心中,民盟是一个光荣、伟大、奋进的优秀集体。
回首民盟七十年的光荣历史。自1941年3月19日在民盟在重庆秘密成立,至2005年民盟九届四中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梅颖第一次提出以“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已任;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强”为内容的“民盟精神”,直到今天,每一年代,每一时期,都有民盟成员为国为民前赴后继、甘于奉献、不怕牺牲。
看吧,远有李公朴、闻一多等先烈用生命的呐喊唤醒了千百万沉睡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鲜血擦亮了千百万民众的眼睛,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大旗之下,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利益,为了推翻“三座大山”而英勇战斗;
看吧,近有沈钧儒、章伯钧等先辈“喜看旧貌换新颜”,“笑迎人民做主人”,与共产党人携手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看吧,今有张澜、史良等精英用扎实的本领,用为国奉献的无私热情,与共产党人一道挑起了管理国家事务的大梁,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奉献力量。
看吧,举国上下,广大民盟盟员正以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他们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宽阔的胸怀,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满腔的赤胆忠心,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爱国奉献、追求真理、民族振兴的赞歌。
无数的事实证明,70年来,民盟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忠实地履行着参政议政职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回首过去,民盟光荣的历史使我心潮震撼,不由激起爱国情怀;放眼今朝,民盟无数的精英让我仰慕崇拜,自觉扬起学术风帆;看伟绩,民盟科学发展的事业激我奋勇前进,勇敢扛起福民重任;聆心声,民盟永恒的精神要我自尊自强,始终举起相传薪火!
新的世纪,祖国迎来新的发展征程;新的世纪,民盟迎来新的使命。放眼明天,民盟的责任更使我感觉使命重大,前途光明!
六年多来,我身在益阳民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
我看到了益阳民盟成员下农村、入农户,以“三农问题”的圆满解决,以农村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脱贫致福为已任,主动为农民兄弟排难解困!
我看到了益阳民盟成员察效能、评行风,以规范政府职能、严谨机关作风为已任,为机关事业单位作风的转变、效能的提升、形象的改善充分履行监督职能!
我看到了益阳民盟成员进社区、访企业,关注民生民利,瞄准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已任,赤胆忠心进言献策不遗余力!
我看到了益阳民盟成员在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里,在“5. 12”汶川大地震中,在“莫拉克”台风侵袭宝岛台湾时,捐款物,献热血,以关心每一位受难同胞为已任,用片片爱心书写着最有力的爱国篇章!
我看到了益阳民盟成员,荟萃群星才俊,他们发挥学识专长,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勇于建功创业,回报社会,服务人民,以一个个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点点滴滴,让我一次又一次热血沸腾!
这滴滴点点,让我常常心潮澎湃!
这桩桩件件,怎能不使我热爱民盟!
这件件桩桩,怎能不使我高举民盟的旗帜!
作为新一代年轻的盟员,作为参政党中的一员,我们要像民盟前辈那样,视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为己任,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做共产党的铮友、挚友,永远为中国的崛起而进言献策;我们要像民盟前辈那样,扎实立身之基,锻造过硬本领,努力使自己在专业领域内成为带头人;我们要像民盟前辈那样,牢记使命,让“民盟精神”世代相传,把多党合作事业发扬光大,使民盟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盟是我精神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沃土!
民盟,更是我心中永远高高飘扬的旗帜!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