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坛奇葩 ——析黄石公培育张良的典故

编辑:redcloud 2018-09-10 00:00:00
                                              长沙教育学院    彭复旦
      据司马迁的《留侯世家》载,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誓死反秦。始皇东游,张良与一位大力士在博浪沙伺机袭击,但未击中始皇乘坐的马车。始皇大怒,命人大肆搜捕刺客,张良只好逃到下邳藏身。
      一天,张良在桥上遇见一位老人故意将鞋子丢到桥下让他捡上来。张良有点生气,想揍老人,但因其年高体弱便将鞋捡起。不想老人又让他为自己穿上,张良强忍心头的不满,心想,好事就做到头吧,于是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着扬长而去,走了若一里地却返回来赞扬张良:“孺子可教。”并约张良五日后天亮时在此相见。五日后张良准时赴约,老人却批评他来得比长辈晚,又让他五日后早点来;五日后鸡刚打鸣儿,张良就到了,可老人还是先到,并命他五日后再早点来;五日后不到半夜张良就赶到桥上,过了一会儿老人才来,赞许他说:“与老人约会,应当这样。”并赠他一册《太公兵法》,告诉他读通了这册书将来可以为帝王出谋划策。老人自称黄石公,说完飘然而去。张良日夜研读兵书,爱不释手,终成文武兼备的杰出谋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炼难成材。张良为了反秦复仇而热衷于行刺,这种急于事功的匹夫之勇,上不了谋略的档次,起不了大作用。怎样改造张良的气度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呢?黄石公力图践行“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语)的育才理念,用三步来完成因材施教的构想。
     第一步是让张良捡鞋穿鞋。使唤人为自己捡鞋穿鞋,在古代是一种差使家奴婢女的行为,如此支使陌生人,更有傲慢轻人之嫌。猝然临之,无疑会激动年轻气盛之心,即所谓“动心”。也会锻炼和强化制怒的能力,即所谓“忍性”。辩证法认为,一塘死水无从发展,事物总是在运动中转化的。可不,张良殴打老人的火气仅躁动于瞬间,理性的思量终于取而代之并支配他的举止。张良内心这种置换反应是需要原动力的,给力者正是黄石公。世上本有“歪打正着”这种招数。光看“歪打”,似乎荒唐;终能“正着”,多么遂人心愿!黄石公出手一招,有似于此。若非对事物的演变规律了如指掌,怎知如此进招,驾驭起来又怎能如此得心应手。
     第二步是约会。按照黄石公的要求,约会不但进行了三次,而且约会的时间逐次提早。老人为何如此郑重其事不厌其烦呢?显然是让张良在反复折腾中增强忍受能力,即从个人修养方面“增益其所不能”。老人春温秋肃循循善诱,致使张良自始至终心平气和无怨无悔。张良的这种表现,说明他气度已拓宽为雅量,冲动已服从于修养,远非刺杀秦王时的莽汉可比。至此,黄石公满意地完成了对张良心理素质的提升和测试——约会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谁料想到黄石公竟会成功地用之于培训俊杰?如此别出心裁极具启迪性: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的事物都亟待我们开动思想机器去发挥其种种育人的独到作用呢。
      第三步是赠《太公兵法》。这一赠送无异于委托一位深谙兵法的良师终生相随,从专业知识方面“增益其所不能”。书中自有纵横捭阖之术,书中自有攻城略地之策。张良开卷即可获益,日积月累,终成“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奇才——黄石公善于掌握火候,他适时赠送的兵法,与张良气度拓宽后的梦想契合,与张良忍耐力增强后的需求契合,也与张良反秦复仇的夙愿契合。兵书是知时节的春风化雨,因此它定向培育的长效作用在张良身上发挥到极致。
     黄石公精通儒学,故能撷其名句,玩其神理,烛照实践。由他执教的这段具体而微的培训,之所以历久弥新,不胫而走,不仅因为它成效卓著,而且因为它是中华传统教育理念浇开的国色天香。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