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 芳:正当桃李争艳时 他在湖滨悄悄眺--追记吉首大学离休干部、教授汪剑鸣同志

编辑:redcloud 2017-04-07 00:00:00
      3月4曰,忽闻88岁高龄的汪剑鸣老人去世,让我们感到震惊,大家为我盟失去这位德高望重的知名教育专家而感到十分的挽惜!今年春节民盟州委领导看望他时还说:“我要活到100岁,怎么说走就走呢?老天的眼和心长到哪里去了呢?汪老的外貌形象、内涵修养无不折射出外籍知识分子独有的魅力气质,他给人留下的风度翩翩、谈吐幽默、举致儒雅的深刻印象。这位吉首大学建校初期第一批老教师,扎根湘西一辈子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他那不争春,甘作春先导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坎坷人生路  经历何其长

      1931年汪剑鸣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位普通农民家庭,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因家境贫寒携子女寄居在舅父家里,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读完初中年仅17岁就当兵从军,当时由于年少无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鼓动下,加入国民党。1949年弃喑投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1954年部队转业到湘潭市人民委员会工作,他勤奋好学,1956年考上了广州市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学校任学生会主席,由于年轻好胜一时冲动在学校写了第一张大字报,从此遭来了橫祸。1960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接受劳动改造,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蒙冤入狱五年。1973年,才拨乱反正,得以平反。被安排到汕头大学任教,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使他与家人分离20年尚未见面。尤其没有为年迈的母亲尽孝道心里感到十分的内疚,于是要求回湖南衡阳老家工作,当时衡阳师专校长了解他的情况,加之该校急缺西洋文学历史专业老师,校长亲自上门做他的思想工作,要他到该校工作,他考虑到妹妹也在这所学校工作怕自己的政治经历会影响到妹妹的前途,便婉言谢绝了校长的邀请。当他到省委组织部报名去的那天,偶而遇见了时任吉首大学的易校长,易校长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向他推荐了吉首大学,尤其是吉首大学中文系急缺现代文学专业老师,诚挚的邀请他到吉首大学工作,汪剑呜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心想越是贫困的地区越能施展自己的知识才华,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吉首大学。1979年,48岁尚未成家的汪剑鸣背着一床被子、提着一口箱子来到了湘西。当时吉首大学用拖拉机把他接到大田湾老校区,当时的学校破烂不堪。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安心留下,把自己的知识才华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并在湘西吉首找到了终生伴侣,把家安在了湘西。 

      不愿去争春  甘作春先导

     每逢教师节的到来,汪剑鸣总是感慨万千,浮想联翩,赋诗题词,并出版了个人诗歌集。2015年的教师节他题写了一首<风雨湖滨怀旧梦,博引道缘由,问溪清如许,活水有源头>的诗词。反映了他对教育事业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他说:“我在吉首大学执教10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湘西学子,正当学生大有作为之时,我却要离开工作岗位了,如果我还能年轻10岁那该多好啊!在1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时光。自担任该校77级现代文学专业课老师后,他虚心请教。主动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教学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学校又安排他教外国文学专业,为了教好这门课,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结合所学的西洋史、欧美史,融汇贯通,他把每节课上得精彩生动,学生们听了他的课受益匪浅,师生们的一致公认他的课愽釆众长、娓娓动听。学校还多次送他到各类名校进修学习,并作为访问学者及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议,1988年湖南师大要调他去工作,硬是被吉大留了下来。由于他的教学成效显著,1980年晋升为讲师、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1年离休。曾任吉大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会员等职,他的专著《雨果研究》获湖南省外国文学研究科研成果奖,他多次获学校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及优秀教学奖。2010年,吉首大学文学院为他举办了80岁寿庆宴,省民委副主任徐克勤、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友达等学生为他敬寿礼献花,表达学生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学校领导对他长期致力于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所取得的卓越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加入民盟是我的政治归宿

      经历一生坎坦的汪剑鸣,他感到自已一生寻真览善,应有一个政治归宿,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更快。在吉首大学中文系工作期间,与他朝夕相处的盟员叶德书教授一生致力于土家语的教学研究,他那不图名、不图利,坦诚直言为人民的品德与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萌发了加入民盟组织的念头。在叶德书的介绍下,他于1988年正式加了中国民主同盟,在民盟组织中,他广泛的结识了知识分子朋友,在政治上、业务上有了很大的帮助与提高。他无微不至的感受到民盟组织大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尤其是新一届民盟州委领导班子亲盟、爱盟、关心老盟员的真情,深深的打动着他。每年的春节前夕,刘小刚主委亲自带队上门看望慰问他,当他了解到汪老儿子在长沙工作,俩老伴年迈体弱的情况后,向盟州委专职副主委杨艳妮强调,象这样的空巢老人,民盟组织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定期组织盟员义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汪老感动得热泪盈眶。盟州委专职副主委杨艳妮也多次带领机关干部上门看望慰问汪老,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并釆访了解汪老生平亊迹,宣传老盟员爱盟敬业精神,定期组织盟员义工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民盟组织的关爱,更加激发了他热爱民盟组织的热情,汪老表示为每期《湘西民盟》杂志撰写一首诗词。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在每次学习会上,他都强调:作为参政党成员,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不动摇,只有打铁自身过硬,才能树立民盟的良好形象。他还赋诗盛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成效。他想自己退休后享受离休待遇,而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呢?夫妻俩商定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资助1一2名特困大学生。汪老要学校给他提供特困生名单,自己又留心观察校园内的学生困境情况,他每次到学生食堂都发现有一位男生每餐都吃面食,汪老感到好奇,询问了这位学生是来自河南农村的一位特困家庭学生,每天只能饱肚子充饥的情况后,汪老每月给他资助500元生活费直到毕业。这位学生说:是汪教授让我安心就读完成学业回报社会。还有一位就读于吉首大学的贫困女研究生,汪老师不仅给她义务授课,还给予生活费、差旅费的援助,深深的感动了她,她经常为汪爷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报答恩人。近年来,汪老全家共资助贫困大学生10多人次,捐款5万多元,为20多位学生义务补课。学生们亲切的称他为敬爱的“汪爷爷”。
      汪老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还在湘西的大谷中久久回荡:“湘西是我的第二故乡,这儿山好、水好、人好,让我休心养神,延年益受,也让我成家立业,家庭幸福!我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曾今我还在湘西电视台制作的《悠悠猛洞河》电视剧中,伴演了一位大学教授呢......。”这位名符其实的大学教授带着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悄然离去,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新一代民盟人。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