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叶德书:土家语言文化传承人

编辑:redcloud 2009-04-29 00:00:00

土家语言文化传承人

    读了著名诗人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这不正是吉首大学副教授、土家语研究专家叶德书一生从事土家语研究的真实写照吗?最近,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叶德书同志撰写的《土家·汉双语读本》,该书被湘西州政府作为保护土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的土家语言的基本教材。

    叶德书同志退休后虽多病缠身,但他从没有放弃土家语言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根据2007年州政办19号文件决定:把龙山县靛房镇、他沙乡、永顺县对山乡作为土家语言保护基地,并规定基地所在的中小学必须开展“土家·汉双语教学”的要求,叶德书同志承担了编写土家语教材的工作任务。为了完成好这一任务,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土家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摇蓝曲、儿歌、咚咚亏、谚语、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和儿童剧用《土家语拼音方案》(土家文字方案)撰写的,并配有70余幅插图和汉语翻译。交《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作“土家·汉双语教学”的基本教材。为了把这一工作落实好, 2008年元月上旬,叶老拖着一只残疾的左腿,随身带药、自己打针,抱病深入到这3个乡镇宣传发动,召开干部群众、教师座谈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传承、支持学校开展的“土家·汉双语教学”。三个乡拟于秋季共招生两个初中班,八个小学班共500多名学生,分成“接龙型”、“传承型”进行授课的计划。他又按“接龙型”、“传承型”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土家·汉双语教学计划》和《土家·汉双语教学测评标准》。2008年8月15日至22日,在湘西州民委和吉首大家文学院的共同支持下,在吉首大学文学院举办了中小学教师“土家·汉双语教学培训班”,系统地讲授了《土家·汉双语读本》的内容与教学方法,通过培训使教师基本胜任教学工作。9月,龙山、永顺两县的三个土家语保护基地的两所初中和四所小学共计10个班、700多学生,按计划开展了“土家·汉双语教学”。

    作为原全国民盟“六大”代表的老盟员叶德书同志,他一边竭尽全力的传承和发展土家族语言文化工作,一边为保护和维护土家族优秀文化遗产建言献策。他考察发现龙山县里耶镇石雕“图腾柱”在土家文化的设施上不符合土家传统习惯,向有关部门坦诚建言采取了更换措施。尤其发现2008年2月24日州《团结报》刊载的两幅“茅古斯”照片中的男根问题,有歪曲土家族的历史现象,激起很多干部群众的愤怒。他通过民盟组织向州委统战部领导反映,引起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州委统战部约请州委宣传部领导一起听取了叶老的汇报,吸纳了叶老的意见,不仅在《团结报》上作了照片更正。并对我州参加奥运会演出的“茅古斯”节目还原了土家族的古代文明。消除了危害极大的动乱因素,保护了湘西一批干部,为维护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发挥了一位老盟员应有的作用。

    据统计,叶德书同志退休后共出版发行《土家语言与文化》、《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土家语研究》、《土家语常用口语半月通》、《土家·汉双语读本》等八部专著,共150多万字。他还撰写了《关于保护土家语言的几点建议》等6篇调研报告,被采纳实施。他要让一度泯灭的土家优秀文化正本清源,重放光彩,他是国内土家语言文化最突出的传承人。

(民盟湘西自治州委 张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