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 桃李三千
——记民盟盟员、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廖可兵
他,很普通。戴着眼镜,一身素净的衣着,像每一位普教书育人 一生的伟大事业
1986年7月,从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以后,廖可兵毅然放弃了外界高薪厚职的吸引,决定在校留教,从事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2004年由于教学和专业研究的需要,廖可兵被调往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化学化工系,从事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与教研教改工作,并担任系牵头人。 介于安全工程专业是理、工、文、法、管、医等学科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在当时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廖可兵想方设法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在校内与清华大学合作,于2005年10月建成的虚拟操控仿真安全系统,该实验室的建成,对各类人机系统进行灵活多样的仿真研究,所开设的实验基本上是创新性实验,改善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验条件,为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与自主创新性实验提供平台,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此外,廖可兵还加强了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拓展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好的平台。安全专业 一生的不懈追求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廖可兵不顾家人的反对,固执的选择了在当时绝对算是“爆冷”的一门生僻专业“安全工程学”。这种固执其实正式远见的表现,长期以来,社会生产严重意外事故频发,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安全工程学也从最初的“尖尖角”变成了各大高校争相追捧和重视的专业,卓有远见的廖可兵自然成为该专业的领头羊和佼佼者。 在抓好教学的同时,廖可兵一刻也不曾放弃过对安全专业的研究。2006-2008年,安工系每年申报成功一个本科专业,特别是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定将列入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组成以天道酬勤 付出总有回报
作为一名安全专业的教授、兼职的硕士生导师,从教20余年的廖可兵已经为祖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安全精英,他的学生们分布在电力、石油、化工、城建、建筑、民航、交通、保险、矿业、政府及经济建设各部门,从事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为祖国的各项建设保驾护航。没有什么比这些成绩更能让一位师者感到欣慰。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廖可兵的努力也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兼任衡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约监察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湖南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安全类),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分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教育建筑类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管理工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华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曾任民盟衡阳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衡阳市蒸湘区第一届人大代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安全研究、教学育人这两条路都还很长很长,用廖可兵的话来说,吾仍将分秒不停的求索、求索……(民盟衡阳市委 沈晖)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