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贺跃辉
贺跃辉,男, 1963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总工程师,200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粉末冶金五学、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钨业协会理事会技术顾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末冶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243/SC4)主任委员,áá粉末冶金技术ññ、áá中国钨业ññ、áá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ññ、áá超硬材料工程ññ编委,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核燃料及材料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南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90年3月获得国防科技大学复合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12月获得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1月——2001年1月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从事高级访问学者联合研究工作。2001年5月被认定博士生导师资格。
工作期间,主持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TiAl基合金研究组的研究工作。为研究生多次开设“力学冶金学”、“物理冶金学”、和“材料强韧化技术”等课程。现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生7名。
以第一负责人,在“八五”期间主持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TiAl基合金增压器涡轮研究”。在“九五”期间主持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TiAl基合金近型成形技术的研究”(715-005-0040)。在“十五”期间作为副组长主持国家“86.3”高技术基金国防重点项目“
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机理和増塑的研究”,1995,排名第4),湖南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TiAl基合金工程材料强韧化新工艺技术的研究”,1997,排名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TiAl基合金工程材料强韧化新工艺技术的研究”,1997,排名第1),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一等奖(“高性能TiAl基合金的研究”,1999,排名第4)。主要的研究成就在于,研究出了“TiAl基合金包套锻复合热机械处理”新技术,完全改变了TiAl基合金热加工技术,使TiAl基合金的热变形不需要特殊的高温等温锻造设备及十分缓慢的变形(小于2´10-4s-1)条件。可以在普通油压机下进行锻造塑性变形,变形速率可以达到2´10-1s-1;且能够有效地细化显微组织,显著地改善室温韧性。促进了TiAl基合金的实用化。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采用Ti、Al元素粉制备均质孔径梯度TiAl膜过滤材料,在中国遵义钛厂成功地分离TiCl4。在国内外首次制备出氧化钨纳米锥、纳米线、多刃纳米线等。同时,成功地发展整个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发明金属催化制备金属钨纳米线。现从事的研究方向主要为“Ti、Al元素粉制备TiAl基合金薄板材”、 “高比重废屑的绿色环保法回收”、“钨纳米粉末制备”、 “氧化钨、钨和碳化钨纳米线的制备”、“金刚石表面镀钨,镀钼和钨-钴、钼-钴复合镀”、“拉丝模的优化设计”、“二次电池正极材料”、“Al电解惰性阴极材料”、“泡沫Ni制备新技术”、“孔径梯度TiAl膜过滤材料”、“FeAl多孔材料”、“惰性气体雾化制备共晶碳化物球形粉末”、“梯度硬质合金制备及其基础问题”等。
已在国内、外Advanced Materials, Apply Physics Letters, Chemical Physice Letters等知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EI收录142篇,被SCI收录106篇,ISTP收录6篇,论文被他人引用400多次,其中SCI期刊他引192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十三项。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