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市政协召开九届五十七次主席会议,就“建设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开展协商。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刘娅娟,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芦淞区副区长姚艺参加协商会议。
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极,株洲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株洲的新征程中,把“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城市”作为重要内容列入了“十四五”规划。为此,市政协将“建设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列为2021年度主席会议协商议题。
姚艺认为,株洲轨道交通和服饰产业都超过千亿产值,航空产业也取得了巨大突破,但还存在着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挑战、要素保障不足、航空产业、服饰产业人才不足等一些挑战。建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全省唯一A1通用机场平台作用,鼓励服饰企业开展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助推要素保障升级。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编制中支持芦淞区用地规模,在服饰工业园区或者服饰市场群附近,建立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助推航空、服饰产业人才引培。在人才30条的基础上再加大人才在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刘娅娟十分关注株洲营商环境的建设。她认为,株洲的营商环境,对比“三高四新”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要求,仍然差距较大。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应当弘扬“三个精神”。一是法治精神。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只能惠及一时,只有法治才是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营商环境的最根本保障。政府要充当政务服务的提供者、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引领者;二是契约精神。政府是市场契约的维护者,要求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恪守诚信,以政策和法律发布的形式与市场建立契约关系;三是创投精神。“城市发展需要产业,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建议立足城市与产业规划,借鉴“合肥模式”,既稳打稳扎,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打造创新产业链和创新生态圈,进一步提升株洲的城市吸引力,打造更具开放创新精神的战略节点城市。(株洲民盟 王国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