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疫面前勇能担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记盟员、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明施教授

编辑:redcloud 2020-03-13 00:00:00

      初识杨明施教授,是在一段视频上,视频中她只有三句话:“请大家牢记,一定不要再出门啦!一定!一定!”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但从语气中却足见她的忧心与努力。后来,从他人的口中得知,这个戴着口罩,语气坚毅的长者便是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明施教授,同时,她,也是一位盟员。 


      打开百度搜索,关于杨明施教授的介绍是这样的:杨明施,女,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承担省级科研课题6项,在研项目2项。担任全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会全国委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主攻方向危重症医学、多器官功能衰竭,擅长多器官功能衰竭疾病的救治,主持组织成功抢救因各种原因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近百例。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两项,致力于危重症医疗技术水平在我省的推广、应用。这里的每一条介绍,蕴含着的都是说不尽的千言万语、仁者衷肠,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自疫情爆发以来,她作为一位医生的艰辛付出和大爱无疆。
      打过杨教授几次电话,无论白天夜里,她都是只回一句:“我正在救治病人。”然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虽是简单的一句,却足可以看出,她每天生活和工作充斥着的,都是忙碌。终而有幸,这一次电话刚好她在休息,即便这样,也仅仅是答应采访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内。

      问及她疫情爆发以来的工作,她说:“忙!非常非常忙!”疫情一开始,她便被选入省内新冠肺炎专家组,负责危重症病人的救护。她说:在这期间,到了太多太多的病患感染者那阵阵惊恐的眼神和为了生存下去所作出的惊人努力,以及我们这些奋战于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坚持与不懈,等等这些都让人之动容。这便是世间最伟大的感情,是人类最原始的善念。
      从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一开始,她就密切关注这一病症的发展和患者的反映,多年来的从医经验告诉她,这决不是一例普通的病例,而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新病症。而后的事实也证实了她当时的判断。在武汉最为危机的时刻,她主动请缨,驰援武汉,但因为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和省内防疫的需要,她临危受命为湖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组长,为疫情救治和防控相关工作提供专家咨询和指导。
      作为省内乃至国内最优质医疗资源重症医学领域的精英,她成为了救火队员,从常德赶赴益阳,又从益阳奔往株洲,一路救治,一路忙碌。在株洲,她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并以专家身份为当地疫情防控提供指导和督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每天都忙碌在战线上,而最让她欣慰的便是病人们一个个的痊愈。她说:“每当我看到一个病人健健康康的走出医院,那种巨大的幸福感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我记忆最深的是一位90余岁的老嗲嗲,确诊住院时他家里人那种绝望的眼神让我深感难过,我决心一定尽我所能救治好他,就在前两天,他出院了……”听完这句话,眼泪浸湿了我的眼眶。这该是怎样一位无私的人才有这样高洁的灵魂。
      “时间就是生命,救治一定要关口前移。”这是杨明施教授在接受株洲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采访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在救治过程中坚持的重要原则。救治组是由全省抽调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临时小组,大家原本不熟悉,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尽全力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就是这样一个信念,将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披荆斩棘,踏浪前行。一位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写了封信给杨教授,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人动容:“待到春暖花开,请你再来株洲做客。”
      我问她,你怕吗,她说怎么可能不怕,但作为一名医生,假如我都害怕而不敢向前,那么如何对得起这份职业的职责与使命。确如那句:勇敢,不是莽撞的唐突,而是明知前路危难,却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大疫面前勇担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她,便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盟员杨明施。(杨文利)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