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啭千声 余音袅袅 ───诗中“鸟”意象选赏 张国鹄

编辑:redcloud 2020-02-03 00:00:00

       “好鸟枝头亦朋友”,宋代诗人翁森曾这样吟咏过。诚然,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不是吗?好些事物人们就用鸟儿代称。例如:雄鹰喻指勇士,鸽子象征和平,鸿雁代表书信,鸾凤好比夫妻,鸳鸯形容情侣……长期沿用中,这些鸟儿便演变成一种固定的文化符号。至于以“抒情言志”为天职的诗歌,其中用“鸟”作意象的更是层见叠出,不可胜数。《诗经》中鸟名就达39种之多,而且把它们置于显著位置。《诗经》第一篇《周南.关雎》的开头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屈原《涉江》结尾(“乱曰”)就是“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白居易《长恨歌》的结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至于诗圣杜甫,那可以说是中国诗史上最爱鸟也最爱写鸟的诗人。打开一部《杜工部集》可以不时看到鸟儿翻飞的舞蹈:“白鸥没浩荡”(《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身轻一鸟过”(《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同时还可以听到鸟儿婉转的歌声,“樯燕语留人”(《发谭州》)、“边秋一雁声”(《月夜忆舍弟》)……一部《杜工部集》怕不就是鸟儿的“俱乐部”。是的,杜甫是极其爱鸟的,他在流寓湖湘时,曾深情吟唱:“山鸟山花共友于”(《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竟然把 “花鸟”称为自己的同胞兄弟,对鸟爱得这样深沉,中华诗坛能有几人!粗看,这只是个人癖好,其实这种“癖好”其中隐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这正是儒家“民胞物与”的“仁爱之心”的艺术外化,而用现代语言表达:这应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先进世界观的闪耀,是一种可贵的“超前意识”。
      古典诗歌,读者诸君,知之甚稔。囿于学力,笔者只好浅尝辄止,转而选几首刻画“鸟意象”的当代诗歌与诸君共赏吧。 


一、丹顶鹤 杨逸明
有时阔步有时翔,白氅红冠气自昂。
我最羡它能独立,无须倚柱与骑墙。


       词浅意深,耐人寻味。首二句从动态方面写出丹顶鹤高视阔步、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以定下基调。末二句以饱满激情赞扬其“无须倚柱与骑墙”单腿独立的强大自主的定力。这是从生物自然属性着笔的。“文学是人学”(高尔基语),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抒发其强烈的爱憎感情。此诗字面是写丹顶鹤,而骨子里是在满腔热情歌颂正道直行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无情贬抑、鞭笞了在政治生活中投靠并倚仗权势和看风使舵的势利小人,释放正能量,具有劝善规过、懦立顽廉的教化作用。作品写的是丹顶鹤,但读者通过形象联想得宽广而深远,这就是美学中所谓“形象大于思想”。这样的诗,读起来就会让人感到兴味淋漓,耐人寻味,理趣盎然。无怪乎清代学者袁枚大声疾呼诗要有“二重意”并强调“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苏东坡也断言: “赋诗即此诗,定知非诗人。”当然,先贤所论,完全符合诗学原理。不过,笔者反复思考,觉得对上述高论也不能绝对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世间事物,一般中总有特殊,不能一概而论。即以写鸟的诗为例,也有短缺“二重意”的名篇,请看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鹭鸶》:
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展诵诗篇,闭目凝神,一幅色彩鲜明的鹭鸶戏水、鹭鸶远飞的禽鸟图便赫然入目,给受众以极为清新明丽的美学享受。你能说杜牧“非诗人”吗?《鹭鸶》是咏物诗。中国的咏物诗中,有寄托,即寓意深刻者固然较为普遍。然而,偏于写形,绝无寄托者也并非少见。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咏鹅》、唐代李峤的《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哪能寻觅出“二重意”呢?当然,有寄托、有“二重意”的诗作,其内涵较为丰富,厚重,这也是无容置疑的。

二、离 乡 罗典
───农民工四季情怀(春)
回头小巷雨潇潇,孑影行囊前路遥。
紫燕亦知人欲去,频穿细柳剪枝条。
        “送别”是中国古典诗歌一个传统主题。这首《离乡》却注进了全新内容,闪耀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它反映的是中国开放改革以来为了更快实现四个现代化,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划时代壮举。《离乡》就是这个时代潮流中一朵耀眼的浪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得情意缠绵,柔婉动人。开头“小巷雨潇潇”自然景物的描写透出的是一种对亲友恋恋不舍的浓浓乡愁,这种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无疑弥足珍贵。与此相应的艺术表现,调子自然比较柔和,色彩也较为淡雅。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家不能赤裸裸地宣泄感情,他应当用美感色调来灵活调节”(《美学》第二卷)。诗人罗典深谙此中三昧,结尾“紫燕亦知人欲去,频穿细柳剪枝条”。轻巧一笔,转瞬之间,“冷色调”立马骤变为“暖色调”:紫燕善解人意,乃折柳送别,这是多么令人欣喜而又有趣的事呀!想必此刻诗人也欣欣然面有喜色了吧。(按:“剪”并非实写,乃会“折柳”之意,本为“穿越”、“掠过”,而“剪”是“陌生化”的诗家语的妙用。)其实,这里写的只是鸟儿飞翔的本能,是自然现象,与“送别”毫无瓜葛,这都是诗人美妙的想象,西方美学称此为“移情作用”和“自然的人化”,我国古代诗论管它叫“无理而妙”(贺裳)。诗人这一笔,不可小觑,还真显示了相当的匠心:他是用“紫燕折柳”这一新奇意象重温和回味离乡时亲友送别的感人场面。这从开篇“回头”两字可以证实,他离乡确实有了一段距离,而且频频“回头”自是恋恋不舍、黯然伤神的表征。由此看来,“回头”两字,虽则平凡,但它不光是蘸满情感的开头,而且一直流贯到了结尾,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即明写“紫燕折柳”,暗指亲友送别,构思相当巧妙,显示诗的“空灵”之美。记得老诗人臧克家说过:“诗人用字,不应只死抠字的本身,还应目光四射,关照全篇。这样做,即使一个普通字眼,也会熠熠生辉。”(《学诗断想》)。诗中这个“回头”,当是适例。
       总之,此诗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它的成功,也许从唐诗人戎显《移家别湖上亭》得到某些启示:“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窃以为《离乡》对戎显诗既有继承,更有发展:“紫燕剪柳”系源于汉代灞桥折柳赠别的典故,比“黄莺频啼”富有文化内涵,更能引发受众广泛的艺术联想。《离乡》确是值得玩味的好诗。

三、雁阵 汤和伟
高飞万里傲苍穹,一字横天阵势雄。
迁徙自由歌碧落,往来如意不惊弓。
     如果说前首《离乡》风格平和细腻,显示一种“阴柔之美”,那么这篇《雁阵》则大气磅礴,迸出的是一种“阳刚”之气。起句“高飞万里傲苍穹,一字横天阵势雄”以白描手法,如实写来,读着感到有千军万马在疆场驰骋如飞,有一种一往无前之势,令人欢欣鼓舞。“诗是现实的心灵化”(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本此,吟诵之间,通过联想,我们感到:诗人写雁阵奋飞的意象实际上是以高昂炽热的政治热情赞美由“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祖国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是一种高度民族自豪感的象征。循着这个情感线索,诗人抑制不住澎湃的激情,以含蓄的笔致又大抒感慨:“迁徙自由歌碧落,往来如意不惊弓。”“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雁子从寒冷的北国飞向温暖的南方越冬。往昔总是遭遇袭击,或当场中箭身亡,或成为惊弓之鸟。这种惨状,上世纪曾有诗人愤慨声讨:“前年雁阵始凋残,去岁云中只影单。今日深秋仍不见,疑它已佐富人餐。”(陈国强《雁》)这是雁的悲剧!好在时代不同了,悲剧早已闭幕。在党和政府极力倡导“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科学理念指导下并且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情况则大异于前,鸟儿也飞进了理想王国,可以“自由歌碧落”、“如意不惊弓”了。诗,最忌直白,故“善诗者道意不道名”(魏庆之《诗人玉屑》引东坡语)往往言此意彼,浅貌深衷。“自由歌碧落”这里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是象征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不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享有极高的自由度,全国人民都称心如意地生活在自由、平等、幸福、和谐的生活中。而那种“攻讦”、“构陷”、“无限上纲”、“人人自危”等,早已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为国人所唾弃。这就是“如意不惊弓”的详细注脚和实质内涵。总之,《雁阵》一诗,字字写雁,但又不是完全写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故而反复诵读,总觉得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极耐玩索。全诗虚实相生,浑然一体,蕴蓄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与艺术的内涵,是很接地气、很有温度、更有深度的优秀之作,值得读者特别是诗歌爱好者熟读深思。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