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形容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喜欢用“银钩铁划”“力透纸背”等成语来表达,我也深以为然。书法看似轻巧活,其实最费力气,挥毫泼墨、提笔悬腕,使得都是暗力。那些入行的方家,一纸书成,汗湿发际,非是真正热爱书法者,很难长期坚持书写。能够被社会尊称为书法家的,背后无不付出千倍万倍常人想象不到的汗水和努力。如我认识的彭井昀老师,便是其中佼佼者。她以写得一手好书法名动湘西书画界,如一树墨梅竞秀,绽放芬芳。
因工作原因,我经常与彭老师接触。每次见面打招呼,彭老师总是十分热情答应,人家说的那种所谓“艺术家的个性”,在她身上从来看不到丝毫、找不出半分。她就像邻家大姐姐,不仅在工作中对我悉心指导,在生活上更是对我关怀备至。我初来乍到,很多业务不熟悉,她耐心地给我逐一讲解,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我经常有出错的地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改正,怎么更好地进行处理。忙完工作有闲暇时,她会关心地询问我的家庭生活情况,以一位姐姐的立场给我解惑答疑,教我如何待人接物。我从她身上学习到许多许多,感觉自与她相识以来,得益于她的教导,自己成长迅速。有时在网络上现实中看到一些人到处炫耀,说认识某某名家、某某大师什么的,我忍不住好笑,心想自己经常和彭老师这么一位书法名家相处,怎么没觉得有多么不同。真的,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我的姐姐,让我感受更多的不是所谓的名家光环,而是润物无声的姐弟亲情。
对于书画,我是一个门外汉,但并不妨碍我对彭老师在书画造诣上的敬佩和仰慕。每个星期,彭老师都会来湘西民盟书画院一两次,处理书画院的公务,安排下一阶段主要工作。忙完公事后,彭老师便会利用闲暇时间,在画院工作室里练字。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每次我都会尽量抽出时间,站在旁边安静看着彭老师手握笔管,在雪白的宣纸上恣意挥洒,笔走龙蛇。一提一点,深蕴意趣;一钩一划,自成章法。从提笔到落墨,每一个步骤都是那样干净利落,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轻灵优美。我虽然品鉴不出这书法好在哪里,却深深陶醉其中,觉得观看彭老师写字,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好享受。
一边看彭老师练习书法,一边会向她发问:这是什么字体?那又是什么字体?彭老师总是很有耐心地细细为我讲解,这种是隶书,那种即章草,每种书法都有什么样的历史和源流。有时候她没有练字,就带我去展厅欣赏各位名家的书法作品,这是黄叶老师的草书,那是黄蔓之老师的行楷,还有陈建平、杨云磊、田一砾等等。外行看热闹,我看过去觉得每幅书法作品都充满艺术美感,但其中妙处说不上来。彭老师便为我作讲解,这一幅有什么优点,那一幅有什么特色,每一种书体又有什么样的书写技巧。听彭老师的讲解,真真是受益匪浅,不仅了解到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更为彭老师在书法方面的渊博学识折服不已。
与彭井昀老师交往过程中,有一件事特别令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我听彭老师讲解书法知识,便向她请教如何辨别书法的好坏与高低?彭老师马上指正说,书法艺术没有高低好坏之分,每种书体和每个人的书写都各有特色,主要看书法爱好者对这种书体和书写特色的喜好,而且拿毛笔写字不一定就叫做书法,很多只能算是抄书,看上去一笔一划中规中矩,符合书写标准,但是从书法审美角度来看则呆板无神,没有灵动笔韵。真正的书法,笔锋所到处自有气象,让欣赏者能够从笔势结构中可感受到其中意境,或豪放洒脱、或秀气雅致、或端重如山、或清灵如水……种种旨趣,可意会而无法言明,却给人精神上十分美好享受。彭老师的话,好像给我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使我顿时得到许多明悟。想起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酒醉则手抚无弦琴悠然自得,还有老舍先生喜欢看画,却从不收藏名人字画,有时看到书本插图也欢喜无比。欣赏书法应该就像他们这样,喜欢的是其中意趣和美感,与是否名人所作或笔力优劣无关。正如彭老师所说,不要问好坏高低,只看自己喜不喜欢。
彭老师对书法的执着热爱,是最让我敬佩的。她是两家大公司的副总,还兼任湘西经开区妇联副主席、湘西州妇联执委、民盟湘西经开区支部副主委、湘西州总工会委员、吉首市人大代表等众多职务,每日事务繁重,常常忙得昏天黑地,连三餐都无法按时进行。就是在这样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下,每天还坚持抽出两个小时练习书法,十数年如一日,从无间断。业精于勤,事成于行,彭老师就是凭着这种执着和坚持,在书画艺术道路上不断取得长足进步,收获了累累硕果。她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纪念中国援巴40周年暨美术摄影书法展览、湖南省“欢乐潇湘 爱我湖南”书画展、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盟员美术作品展”、民盟湖南省委成立70周年书画展等各级大型书画展览,州《团结报》对她的书法作过专版报道。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她先后当选湘西州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湘西州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湘西州民盟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湘西经开区诗词楹联书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成为了湘西书画界一颗闪亮夺目的明星。
自古诗书画不分家,彭老师不仅书法造诣深厚,在吟诗作画方面也一直坚持勤学苦练。我曾在杂志上见过她发表的《杜家坡有感》一诗: 春日寻芳杜家庄,无边茶园着新装;恩泽普照千万户,如今乡村变小康。用词朴素大方,意思简洁明了,读来易记易懂。有一次,彭老师与一帮好友去泸溪天桥山采风,上登山顶,有人提出大家各自题诗一首,纪念今日登临览景之事。彭老师环顾周围山色美景,一时灵思奔涌,即兴吟道:曲径通幽野鸟欢,石梯联步上云端;天桥叠翠连秋色,佛阁梵音祈福安。朋友们鼓掌不已,都说只知道她书法出色,没想到对诗词也有涉猎,此后凡是有类似活动,朋友们都要强拉彭老师参与,说有她在场,活动才更精彩。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才气逼人,行事低调,不管俗世纷扰,我自奋力前行,等大家想起来要关注时,才发现她已然抢先走出了很远很远。这正是彭井昀老师的真实写照。(湘西民盟书画院 时胜爱)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