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喊山人

编辑:redcloud 2015-11-30 00:00:00

——追记盟员、州音协原副主席、作曲家李卓干



    “哟嗬哟嗬,哟嗬欧嗬,一声哟嗬飞过沟,二声欧嗬云里走.....”.他从南国走来,被湘西的山迷住了。他用歌声深情地呼喊着大山,呼喊着生活在大山里的山民。他就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州音协原副主席、作曲家李卓干。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歌曲在湘西大山久久回荡......



    把一生奉献给湘西文艺事业的李卓干从小就酷爱文艺,孩童时,他用毛竹自制了一把二胡,整天价地迷醉在二胡的音韵之中,成为一名活跃的“小艺人”。1950年,他成为一名部队文工团员,开始了她的音乐艺术生涯。他的处女作“榴弹炮,真正好”一时风靡整个中南地区炮兵军营,被评为中南军区炮兵歌曲二等奖。他转业到省歌舞团后,了解到湘西自治州民族音乐还是一个空白,毅然与妻子邱雅莉一起,于1957年来到了湘西,他们立下誓言:扎根湘西一辈子,为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事业奋斗终生。


    湘西是歌舞之乡,有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为了吸取民族音乐的营养,不管是赤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纷的寒冬,他总是背着一个小包走乡串寨,搜集民间音乐素材。足迹踏遍全州十个县市(包括大庸、桑植),七十多个村寨,特别是对各族民间艺人,更是一一登门拜访,少则几日,多则一两个月。有一年,他在花垣团结乡一个巴江莎(苗语:歌师)家学苗歌。他与父老乡亲同吃同住,建立了血肉之情。有一天深夜,他突然害急病,巴江莎连夜用板车将他送到医院,几里远高低不平的山路累得巴江莎汗流浃背,李卓干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真正感受到了少数民族那种真挚淳朴的感情,感情溶入了创作,创作抒发了感情,后来他和山人合作的歌曲《腊月里你是一盆火》曲调铿锵酣畅,淋漓尽致地倾吐了这份深情。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海外关系与家庭出生的连累,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一位文弱书生,白天累得腰酸背疼,晚上挑灯夜战照常作曲。为了搜集一首土家打溜子的曲谱,他挤出难得的一点休息时间,四处寻访土歌师,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只得用手式交流,用眼神达意。土歌师被他上门拜师求艺的诚意所感动,将家里的“土特产”都掏出来送给了这位接受“劳动改造”的人。在那一时候,在那种情况下,李卓干感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意,同时他强烈地感受到,真正的艺术蕴藏在土家苗寨的人民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也就在土家苗寨的劳动人民之中。从此,他对民族音乐产生了一片痴情。



    有耕耘必有收获。他把收集到的民族音乐素材,提炼加工使之成为更优美的民族民间音乐。
1987年,李卓干作曲的舞蹈《啦巴克的小八歌》,运用了土家族打溜子挤钹、闷打、亮打等各种技巧,并把它与土家族冬冬喹的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该节目在1987年湖南省第一届“洞庭之秋”艺术节上获得少儿文艺一等奖。
    1991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全国举行了征歌活动。他那一首首久积心中之歌,象脱缰的骏马,如决堤的狂涛,一股脑儿地迸发出来了。《喊山》、《苗家住在高高的山上》、《苗山赶秋歌》等一首首深情的歌曲,向党献上了一份深情的厚礼。在全国上万首的应征歌曲中,这三首歌以土家族苗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和情调,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苗家住在高高的山上》被文化部授予建党七十周年音乐创作二等奖;《喊山》被授予部级创作奖;《苗山赶秋歌》被授予“当代农民之歌”全国征歌三等奖。
    李卓干1954年从事作曲工作以来,被各种刊物和各级专业文艺团体采用的作品有200多件,获得部、省级奖励的有18个,州级奖励的30多个。由他作曲的苗族舞蹈《踩花鞋》带着浓郁的民族风韵,漂洋过海,获得波兰索斯诺维茨第六届国际民间歌舞联欢节的大奖。他连续三年立功受奖,1991年又被推选为州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李卓干一各外籍知识份子扎根湘西一辈子,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和研究,他走了,但他的作曲却永远没有休止符号...........(张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