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慧龙:心藏传统 笔创个性

编辑:redcloud 2015-03-13 00:00:00

 

——记盟员、青年画家刘慧龙

 

    第一次认识刘慧龙,是在-次朋友的聚会上。当时的慧龙还是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介绍我们认识的是时任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的段华。从段院长充满溢美之词的介绍中,我听出了一种自豪——这在当过宣传部长,报社社长的国家一级作家的作派中是很少见的。段院长一直是我较为尊敬的兄长,不知是他的情绪感染了我,还是从一见到这位看起来还带有几分青涩的孩子。慧龙比我儿子只大了一个年头,我一下子就对慧龙充满了一股探索的好感。确实,慧龙站在一群他的同龄人中,是有那么一种自在的神韵。

 

刘慧龙近照

 

刘慧龙作品《禅心》

 

刘慧龙作品赏析

 

    第一次去慧龙的画室品他的画是陪当时的市文联主席蔡世平。(蔡世平不仅是散文作家,尤长填词,其词作在行内被称为“蔡词”,他也终因填词而在几年前荣调中华诗词研究院去当了个常务副院长。)慧龙称世平兄为师傅是因潜心向世平兄学习诗词。我知其原故后,不得不对慧龙另眼相看。诗情画意,没有诗情的画,再好也如人之无魂,青年慧龙以一画家而习诗词不能不说是目光远大。

    那次我们品的是慧龙后来的成名作《醉眼读徽》。《醉眼读徽》是一幅高2米,宽1.5米的工笔重彩山水国画。画作构图讲究,竖幅满构,将画外所有自然作为扩散背景,画面成了自然的一个截面,一个窗口,人们通过这个截面,这个窗口看到的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如此留白,既传统又大胆,没有包融万象之佛性是很难做到的。中间几条小路环绕山石、树木、房屋,可以看出作者追求动态自然规律静态美和空灵幽深神秘感的艺术张力。作者以山石、树木、房屋作为图式表现宇宙间生命运动中的发生变化,在传统的技法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艺术审美,创造出一种充满个性色彩的表现手法,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凝炼的笔墨线条,做肌理白色提亮,再不断皴擦点染出山石树木的厚重和灵动,形成了一种与当代表现山石树木不一样的独特画风;在斑斑驳驳的画面效果中,形成点、线、面的动感,幽灵静寂的神秘气氛和天地之道的禅意佛理,以宇宙融我心,以心写心,以笔述情,从而达到了心境、图式、技法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慧龙自幼习书,却因家贫,常以大地为纸,折柳为笔苦炼书法,这既锻炼了慧龙的书艺,也自幼酿成他与自然亲近的艺术感悟。大学时,初随书法家周平(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习书,后从国画家杨国平(湖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攻研山水国画,大学四年,自办个展两次,著名书画家、文艺评论家李哲认为:慧龙的山水画“在龚贤,黄秋园和‘四僧’处灵活地吸收了不少营养,其中也有明显的时代气息。”慧龙的勤习与苦读终成大气:中国画作品《清音》入选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清音2》入选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5年一届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云岚叠翠》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全国第八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家山秋冥》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山家茅屋翠微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0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梦游家山》入选国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画名家四条屏作品展”。《故园秋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工笔山水画”,《醉眼读徽》获“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优秀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优秀作品奖,获2009年湖南艺术节暨第六届“三湘群星奖”铜奖。并在2007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刘慧龙中国画作品集》、201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慧风吟2009》。201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刘慧龙词画选集》,举办个人书画展2次。而且因成绩突出,慧龙已于前年正式调入岳阳市群众艺术馆,成为了一名专职画家。

    可以肯定,一个心藏传统、笔创个性的慧龙已具雏形(慧龙还十分年轻,今年才33岁),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慧龙将一如继往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画作。‍(李望生)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