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湘西州优秀盟员、吉首大学商学院教授鲁明勇
憨厚,敢于直言,是鲁明勇给人的第一印象。
鲁明勇,吉首大学商学院教授、民盟盟员、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省科技特派员、省“121人才工程”人选。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古丈县,1991年毕业于吉首大学计划统计专业,通过自学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从教20多年来,鲁明勇凭着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执著以及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取得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研究成果,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他主持完成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3项,获国家、省、州科研成果奖励1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完成武陵山片区社会、经济研究成果多项。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省级重点学科”和“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鲁明勇将研究成果根植于湘西地方经济的土壤中,产生出强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造福于湘西人民,报效家乡父老乡亲。
湘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2009年,他利用省科技特派员、州专家服务团的双重身份,驻点永顺县芙蓉镇调查了解旅游开发工作情况,发现芙蓉镇旅游线路单一、民族特色不突显、文化元素太少等问题,提出了利用芙蓉镇文化和土家文化为基础,设计环形旅游线路,下移旅游重心的建议,得到州党政领导的重视与采纳,积极推进猛洞河、芙蓉镇申报4A级景区品牌。
经过对我州旅游发展的多年研究,鲁明勇发现我州旅游业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缺乏。为此,他提出了利用多种文化创意方法,将民族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建议。他还提出利用“微生物发酵带、富硒带、亚麻酸带”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打造品牌,被选入张家界“十一五”旅游商品工业集群发展规划。
针对我州旅游区域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鲁明勇提出,调整行政区、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大湘西旅游小城镇建设等建议,被凤凰县委、县政府采纳并投资1.5亿元开发巢凤园旅游开发项目。鲁明勇专门撰写了论文《湘鄂渝黔边区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2012年国家民委社会科学成果和湘西州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鲁明勇撰写的《区域旅游合作的博弈研究——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为例》论著,分别获二等奖和一等奖。
鲁明勇的视角不仅仅停留在湘西的旅游,他还针对多年来我州椪柑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要尽快打造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开发椪柑醋饮料,消化鲜果,拉长产业链等建议,形成了《湖南西部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报告,获2010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开发的战略,为鲁明勇提供了凝智献策的平台。作为一名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鲁明勇身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参与了州委、州政府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调查与研究工作,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鄂渝黔边区旅游合作的博弈研究》课题,形成了12章、4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报告中,他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和提高四省市边区旅游合作及绩效治理的策略,对于推进国家级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合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鲁明勇不仅仅将这些学术研究停留在书本上,更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将他的学术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他先后完成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背景下加快大湘西开放开发对策》的研究提案,提交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引起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完成了《吉首市发展总部楼宇经济》、《吉首市经济开发区发展对策》等研究课题,被吉首市委、市政府采纳落实。吉首经济开发区对他提出的盘活吉首土地资源等13条措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落实。他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吉首市临空经济的战略设想,为把吉首市建设成为武陵山核心增长极提供了新思路。
2008年,他参与处置湘西州非法集资重大问题的调研,全面分析了湘西州非法集资的起因、行为、教训、处置措施、后续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多项处置措施,为省、州政府处理这一案件提供了决策参考,为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参与完成省社科重大项目研究,形成了《湘西非法集资事件成功处置的经验与启示研究》的报告,该成果结项为优秀成果。
2009年,鲁明勇被湖南省委组织部聘为科技特派员;2010年被湘西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聘为“州创业专家服务团创业指导专家”;2011年获湘西州“青年科技奖”、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012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州政协委员;湘西州、吉首市电视台对他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鲁明勇教授以一个社会科学专家的胆略和参政党的政治责任感直面湘西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提出有理有据的决策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成效,从而体现了青年学者有为有位的价值与作用。(张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