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何不傲骨擎天地 沙石无惧立险峰

编辑:redcloud 2014-05-05 00:00:00

 

——记全国民盟先进个人何沙的别样人生

 

何 皓

 

    何沙,株洲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人民政府主任督学、民盟株洲县支部主委,民盟株洲市委自身建设和统战理论研究会主任(兼)。先后荣获湖南省民盟系统先进个人、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平凡是生命常态,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在渌水之畔、湘水之滨成长起来的“国字号”支部主委何沙,用他平实的言行记录着自己平凡的别样人生。

 

经历丰富的性情人

 

    初识何沙的人,只会感觉到他的直爽热情,熟识之后,便能感受到他那内心深处有股子韧劲。正是这两种秉性,让何沙的人生旅途变得丰富多彩。

    1987年,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学业的何沙应邀到株洲任教。年轻的何沙揣着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济世情怀,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来到了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种种阴差阳错之下,原本应当分配到市区任教的何沙,最后却被安排到条件较差的株洲县一所中学。出师不利的阴霾并未对年轻的何沙带来多少不快,他很快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每年都获得了教学优质奖。在此期间,何沙结识了时任民盟株洲县支部主委的刘向明先生,并在向明先生的引导下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一步步成长为县支部主委。

    1996年,何沙经过公开选拔,被任命为株洲县教育局副局长。弃教从政后的开局之战非常出色,这一年,他分管的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也因此得到县委领导赏识,不久就调任中共株洲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后又被调往县政府办任副主任。在此期间,他参与了一系列工业改制和整治农村“两会”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并被推荐为省政府办公厅系列先进个人。2001年,由于工作需要被任命为县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一干就是6年,朋友们都认为这段时期是他人生和事业的低谷。对此,他总结道“我不喜欢阿谀奉承,说话做事总是直来直往,因此得罪了一些人,这或许对我的升迁造成过一定影响,但从未影响过我对工作的态度和热情”。正是这种耿直的真性情,让何沙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在驻京办工作期间,何沙先后为株洲县引进各类资金、项目近60亿元。2007年,何沙调回县内,担任政协株洲县委常委、政协群团法制委主任。面对坊间所谓的“政协政协,正式把气歇”,他并不以为然,仍然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呼吁推动下,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工作经验关于《探索政协工作机制,增强政协工作活力》的论述,在2007年湘桂粤三省(区)毗邻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协作会上被作为典型推广,他撰写的《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探索政协工作着力点》也被《人民政协报》刊登。

    是金子总会发光。2007年11月,何沙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为县级领导,先后分管教育和内务司法工作。在他的推动下,株洲县做好了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工作和全县教育督导工作,县督学责任区工作也成为当时四个省级示范点之一。在内务司法工作上,他积极推行了一系列促进司法公正的监督措施,并取得极大成功。如组织开展对公、检、法、司的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实施领导干部任职前闭卷考法等等,其工作做法和工作成绩多次在《株洲日报》、《株洲人大》上推广。

 

善言敢谏的直谏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普通成员,很多人不敢或不愿向当权者表达不同看法,而何沙对此却感到十分坦然,他常说“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我们党派越是给力,当权者的压力就越大,负担就越重,他的权力就越稳固”。

    抱着这样的初衷,入盟21年来,何沙始终秉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关注社会、经济、教育、医疗等密切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了大量建议提案和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突出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决策参考。比如他率先在株洲县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理念,如今株洲县有274.76平方公里土地被纳入“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他撰写的《挖掘渌口历史文化根源,打造民俗风情休闲亮点》获评市政协优秀调研报告,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他撰写的《让人民群众检阅司法工作》提案,直接推动促成某企业破产案发回重审,重审结果与先前的判决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还有大量诸如《警惕县级政府破产》、《城市化的硬伤》等提案报告或理论文章在《人民政协报》、《决策天地》、《三湘统战网》、《红网》、《新浪网》等中央、省市媒体刊登发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8年,在湖南民盟成立60周年之际,在何沙的主持下,民盟县支部编撰了近12万字的《参政之声》,囊括了历年来民盟株洲县支部的各类优秀提案建议。民盟株洲市委原专职副主委汪世维称赞“此举为株洲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带来了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唱”。

 

活力组织的带头人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发挥参政党职能、增强党派活力、实现党派政治任务的基础。对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何沙有个很有意思的“火炉理论”,他是这样解释的“把一块燃烧着的煤,扔到没有燃烧的煤堆里,它很快就会熄灭。反之,把一块没有燃烧的煤扔到火炉里,它也会跟着燃烧。”用他的话来说,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该成为助燃的火炉,不管是冷漠的人还是热情的人,只要加入了这个组织,就要让他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让他随着组织一起为社会发光发热。

    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加强盟员队伍建设是盟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做好新盟员的吸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盟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做好新入盟员的吸收工作,何沙主持编撰了《走近民盟--入盟教育读本》,供申请入盟的人士阅读,把民盟优良传统教育前移到入盟考察之前,确保每一名盟员都保持着纯洁的入盟动机。为加强盟员管理,先后出台并完善了“4213”工作机制、“四管齐下”工作措施和“五项基本建设”,如今正在积极推行“五个平台”建设,即友爱亲情平台、民主诉求平台、风采展示平台、体验成长平台、智慧提升平台。同时,还组织编印了近28万余字的《盟员集中学习培训资料汇编》,切实加强对盟员的教育和引导,让每个盟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断增强盟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充分激发支部活力。

    社会服务不断丰富。从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法律援助、爱心助学,到建立新农村建设扶持点,再到现在直接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支部选择了10名老人重点结对帮扶,由3位盟员结对帮扶1名老人,每周给老人打一个亲情电话,每个节日前夕到老人家里生活一天,陪老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变过去以物质慰问为主向物质、精神并重转变,提升孤寡老人的幸福指数。

    盟务基础不断夯实。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通过十多年来的发展,民盟株洲县支部拥有了高标准的办公室和会议室,工作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加上对口部门的支持,年年都有盈余。支部盟员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42人,中青年盟员占92.8%,其中39人为在职在岗的教职人员或机关干部,有20人进行了政治安排,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近10年共荣获省、市、县各级奖励和立功135件。2000年以来,支部连续13年被盟市委评为先进集体,先后获评“民盟湖南省先进基层组织”、“民盟湖南省活力支部”、“中国民主同盟盟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