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邹蕤宾:玩如野草艳如霞

编辑:redcloud 2014-05-30 00:00:00

 

——小记“九十老顽童”邹蕤宾教授

 

    “九十老顽童”之称谓,是邹蕤宾教授在与笔者尺牍往来间于笺尾俏皮的自注。在去年89岁之际出版的书画集中,他用极简洁的笔墨描摹袅娜的牵牛花,并自题自书:“我是个牵牛花迷,杂交选育了十八年,每日看她,画她,作诗赞美她。”诗云:“天上牛郎地上花,玩如野草艳如霞。人间亦有瑶台种,却在寻常百姓家。”而所谓物如其人,“玩如野草艳如霞”句,也堪为这位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退休老教授晚年生活的写照。

 

邹蕤宾教授住处遍植凌霄 长势甚好

 

    上世纪90年代初,赋闲不久的邹蕤宾教授常来盟省委机关走动,与时任组织部部长的罗湘湘相交最厚。我们的初识邹老,是缘于罗部长在聚会上不时提起的一个段子。在讲到某个问题时他引述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里的一段话,每说完一句必加上”逗号”或者“句号”,并稍作停顿。绘声绘色的模仿令满堂解颐,尽显老先生认真到憨态可掬的情状。多年以后我在春晚听笑林相似的表演笑到捧腹时还在想,是该怀疑这位著名的笑星辗转听到了这个段子呢,还是该佩服优秀的艺术家的表演就是这么贴近生活、这么接地气呢。某天我在麓山南路街角偶遇他,看到他持帚帮环卫工人扫街开心快活的样子,就不自觉的想起古人“是真名士自风流”的话。

    之后不久,听说邹老等几位退休盟员一起创办了长沙文理学院,为虽高考落榜仍有志于学的青年参加自考作辅导。学校就在师大、湖大之间的渔湾市旁,我们去采访的时候,一入校园即能感受到虽然条件简陋却朝气蓬勃的氛围。其时的《湖南民盟》还是双月报纸的形式,编辑部在第四版以“麓山植树雏凤清声”作通栏标题,给予了全方位的报道。笔者在文中以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句比拟并祝福,邹老在以课桌拼凑成的办公桌上轻叩五指颔首轻吟的情状至今记忆犹新。

    在今年初召开的民盟湖南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邹蕤宾、蒋静、秦旭卿等学院元老又聚在了一起,说起当年筚路蓝缕的艰辛不免感慨唏嘘。在那几年举国上下掀起的热潮中,师大民盟前贤的创举有前驱的优势和一些独到的做法,共培养了三千多名大学毕业生,在湖南的民间办学历史上足以留下浓墨的一笔,更是湖南民盟服务社会华章中不可或缺的名篇。虽然早已停办,多年来莘莘学子仍不时与恩师联系,汇报各自的工作及生活情况。三位都已是耄耋老人,当年所植之树已然亭亭如盖,是令他们倍感欣慰而皆童颜鹤发的重要原因吧。在大会发言中,邹老对学校及盟组织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其犹如黄钟般洪亮的声音令众人都啧啧称奇。

 

邹蕤宾教授醉心书法创作

 

    邹蕤宾是一个饶有趣味的人。在他生命逐渐步入暮年的时候,却有一些看似对立的东西融合一身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觉到被他精彩的晚年生活所吸引。芳菲褪尽的五月,走进他被牵牛花、爬山虎包围的宿舍,他摊手让座道:“你们这么客气干什么呢,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要我过去就是啊”。他可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1940年代与拨乱反正后盟省委第一任秘书长张禹勤为国师同窗,曾师从湖南民盟耆宿——任过多届兼职副主委的湖南农大著名教授胡笃敬。如今弟子91岁,先生102岁,俱身板硬朗,也算一时之佳话吧。

    退休之后,他仍研究不辍,发明的“邹氏焖锅” 申请了国家专利,节能节时;探索的“藕煤法”“余热烹饪法”获国家能源局史立山批示,称为“是简易现实的节约能源的好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当下正在做湘江风力发电和秸秆转化为能源等研究。同时他又醉心于微雕和书画创作,是名人书画馆馆员、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一笔赵字铁钩纵横,笔力遒劲。他生性开朗,最赏识的碑帖却是赵孟頫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及《闲居赋》。他笃信佛法,与麓山寺一明长老过从甚密;却又精研温家宝多次推荐的亚当·斯密《国富论》,盛赞其经济理论贴近人性。他笑言你们千万别想着为我做寿,除非你们想我死——他认为喧嚣的虚与委蛇反而使人身心俱疲;但是又看透生死,深谙“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道理,直言烧香拜佛为礼佛的低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才是修行的根本。谈笑晏晏间,温煦阳光的光影里有牵牛花摇曳的探视——她也在潜心静听吗?而我倏然间明白了当年他向老弱援手,帮环卫工人清扫时何以那样怡然自得,旁若无人。

    2013年11月,湖南师大老年书画协会主办了邹蕤宾书画展并将展出作品结集出版。他以行楷自撰前言:“世上有两门学问,一曰科技,二曰艺术。科技是研究物质的,是有用的;艺术看来好像无用,其实有大用。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众人视之不足动心,然而一经艺术家创为书画、诗词,便有不可言传的趣味,陶冶人高尚的情操。”如果我们把一位生物科学家对生命研究的痴迷跳转到对艺术神韵的向往看做是一次闲庭信步似的转身——如果你有足够的想象力,未尝不可以从他的书作看到蝌蚪的游动,牵牛花活力张扬似欲爬出画卷的样子;那么,一位迟暮老人对人生真谛的辩证心得,对无边佛法醍醐灌顶的领悟更让我们有凤凰涅槃般的震撼。正如黑格尔所说,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悄然起飞。

    送我们出来,邹老指点屋前屋后他手植的牵牛花、凌霄花等各类植物给我们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课。并且感叹自己诗里所说“百仞高空红映绿,长沙美景第一家”已经名不副实咯,虽然地处师大附中附近的家居仍然“四围山色加花色,一片书声共鸟声”,但是芙蓉路有处大楼种的凌霄花爬得更高,开得更盛。还不忘调侃一下我身旁的美女记者:“你有一对酒窝长得很好看!不过我的很多学生也都有,嘿嘿。”古人论性情有“老要张狂少要稳”之说,邹老的开朗率性、口无遮拦,让我们和他相处的时候不禁时时会心莞尔,仰望晴空,有桑榆虽晚、为霞满天之慨。您现在回头看看这篇小文的标题,是不是觉得笔者所言不虚,也有些想和这位老小儿神策一把的冲动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在解析霍金的弦论时有一场演讲,立足于现代物理学最新成果,与佛教哲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并且不无幽默的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个人与浩渺宇宙真谛之关系来给本文作一个结尾,我想说的是,邹蕤宾作为一个生物学教授,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并且醉心于书画艺术,弘扬佛法,在士人磊落情怀与当代经济学要义之间自由切换心境,爱花如命、乐以忘忧而不知老之将至,可以说是在这场漫长的登顶跋涉中奋力前行的行者吧。(文:彭维良 图:王慧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