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盟医卫支部主委、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石翔
“生命之重,重于千金,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精诚大医,更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这是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石翔的心声,从医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心中装着群众,所以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断精益求精,成功挽救了无数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生命,成为响誉四省市边区的老年朋友生命的“守护神”。
闲不住的大忙人
对于大多数去过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的病患而言,该科室的主任石翔是值得信赖的医生;在同事们的眼中,石翔是闲不住的大忙人。
湘西的冬天是寒冷的,特别是早晨,亮得晚、气温很低。当这座山城还在沉睡之际,石翔已经踏着暮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整理前一天的病例、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准备科室晨会……到了早上八时,他开始带领团队查房,每个病床前他都要关切地询问几句病情。当要使用听诊器时,他总是先用自己的双手捂热,然后在与患者一问一答的轻松交谈之间,自然地帮病患整理衣服、盖好被子……查完房后,他会根据病患的最新状况及时指导下级开具医嘱,然后叮嘱护士认真执行,并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石医生对我们病患体贴入微,把我们都当成亲人一样对待。”曾在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邢秉和老人由衷地感慨。
多年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在病房内总能看到石翔忙碌的身影。而只要病人需要,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病人面前。
吉首市八月湖敬老院五保居民张姓老人因冠心病住院,晚上自行下床解小便突然头晕倒地,口吐白沫。值班医生将其抬上床后拔通了石翔的电话。接到电话后,石翔迅速赶到病房组织抢救工作,经过科学施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得石翔已经成为病人心中不可或缺的亲人。许多经他救治的病患都与石翔建立了朋友关系,而每到过节,石翔也总会收到病人及家属当面或电话的感谢问候。
身兼科室主任、医生职责,使得石翔整天忙碌得像陀螺。据统计,石翔平均每年要参加35至38周的临床工作,科室内60%以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是由他主持。但因为组织需要,他又肩负着下级医师培训﹑吉首大学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以德服人诠释医者职责
古人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凡大医者,无不严谨诚爱乐于奉献;凡大医者,无不严谨治学恪守医德。
2013年11月21日夜间12点,湘西州医院急救车拉着警笛呼啸而至住院部,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肺栓塞生命垂危,迫在眉睫!“手术!快!赶快推进介入室!”石翔急忙招呼护士将患者抬上平车,以最快的速度换上手术服,开始了无影灯下紧迫的忙碌……两个多小时后,病人的病情终于平稳下来,看着患者被安全地转移到重症监护室,石翔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办公室,并反复叮嘱护士严密监护。而此时,赶到医院的病患家属看到转危为安的老人,当即掏出1000元现金要表示感谢,石翔百般推辞无果,最后只得将家属的心意交到收费处,给患者交上医药费。而等这一切忙完,已是凌晨三点多钟,突然而至的饥饿,才让石翔想起他的晚饭还没吃。
而这样的事情,对于石翔而言只是家常便饭。
石翔的大医精诚、乐于奉献不仅仅体现在本职工作当中,还体现在他将这份大爱面向社会、面向基层。每当民盟组织活动,石翔都会积极响应,比如送医送药下乡、参加民盟医疗专家组等。2013年11月26日,民盟医卫支部在保靖县葫芦镇阿着村举行捐款捐物发放及医疗义诊活动,石翔的身旁围满了慕名而来的老百姓,面对这些朴实的乡亲,石翔一边认真询问一边认真为其检查,汗滴挂在他的额头,但微笑始终挂在他的脸上。
到目前为止,石翔共参加义诊活动30多次,免费看病2万多人次、为中小学免费体检2000多人次,捐赠医疗设备、药品20多万元,培训乡村医生100多人次。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将尽其所能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献爱心办实事!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职责!”石翔说,这是将他一生的追求。
业精方知天地宽
石翔有个习惯,将每天的事记下来。“以解决患者疾苦为己任,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才能热爱本职工作,把业务做精、做细、做好,医技双馨才能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依赖。”在石翔的一篇工作日记中,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而从踏上医学的道路至今,石翔一直在以行动诠释着这段曾经勉励自己的话。
在医学的道路上,石翔一直是位虔诚的学子,他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要求极高。大学毕业时,他认为自己只是刚刚迈进中华医学的殿堂,为了更好的救死扶伤,从参加工作之日开始,他便每天晚上秉烛夜读,以期拓宽知识面、精进自己的医术。正因如此,石翔很快便成长为州医院的得力业务技术骨干,并先后被推选为湘西自治州十二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疑难病杂志》特邀编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民主同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医药卫生支部主任委员﹑全国职业医师执业考试湘西自治州考点考官﹑湘西自治州乡村医师培训专家组成员。
多年的勤奋付出让石翔收获甚多,他独立开展了湘西州人民医院第一例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等,填补了州内空白。诊断出少见的州人民医院首例“家族性传导阻滞”病例。并成为州人民医院心导管室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据统计,石翔年抢救危重病人突破200余例,成功率在97%以上,年参与心脏介入手术百余例,其中60%以上为第一术者,独立或在上级医院教授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心脏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临床加理论,使得石翔在医学的路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近10余年来,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以第二、三作者发表论文5篇。参编专著2部,分别获省、州科技奖三等奖各一项。比如“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发表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耐受性比较观察”发表于《疑难病杂志》﹑“低分子肝素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的应用价值”发表于《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10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分析”发表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发表于《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发表于《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动态心电图无心肌缺血证据的胸痛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发表于《中国循环杂志》等。
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踏实的作风,使得石翔在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中树立了极高的信誉。“他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但他有一颗为病人做好优质服务的心,一颗善良敬业的心。”这是医院同仁对他的评价。(向微)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