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盟员周利民
在一个清爽的上午,我们到宽敞明亮的湖南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采访周老师。很不凑巧,周老师不在,办公室里,两个学生正认真地和一位当事人谈论案情,见到我们后,她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告知周老师在上课。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后,她们就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聊起了周老师。
教书育人,身正为范
“周老师是一位很热心的老师,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是学生们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这是我们采访周老师的学生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周老师执教以来,一直严守师德,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他备课认真,做好教学每一环节的准备工作;有时遇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周老师都会与法学院的教授们讨论并虚心请教,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听其他老师讲课,总结教学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关心学生学业,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周老师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周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坚守正义,服务社会的法律精神。受周老师的思想影响,很多学生都自愿加入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力争把学的法律知识回报社会,服务百姓。
以身作则,树立学习典范。作为一名老师,周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指导学生写论文期间,他的办公室里一直非常热闹,每天都有学生因为论文的事来找他,一天甚至有好几位学生来办公室请教,这其中有的还不属于他指导的学生,但他都一视同仁,严格要求论文质量,即使有时候学生不理解,但周老师仍然坚持论文写作的标准,丝毫不马虎,由于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认真负责,周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成绩都非常优秀。由于周老师教学工作上的勤勤恳恳,认真负责,近三年来,周老师获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匡扶正义,服务社会
学生给我们讲了周老师的教学后,马上就给我们介绍起目前的湖南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学生告诉我们:湖南师大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5年,但是由于没有老师愿意承担这一工作,因而中心工作一直没有发展起来。2010年周老师来到法学院后,主动地接管了法律援助工作并成为了中心主任。也就是在周老师接管法律援助工作之后,湖南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在湖南省的高校法律援助中心中,各项工作都名列前茅。2012年,由于援助中心成绩突出,湖南省司法厅还组织全省社会团体、高等院校法律援助中心在我校召开了现场经验座谈会,目前中心设立了国家彩票专项基金账户,解决了案件补贴的资金来源。2011年周老师被湖南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度,又被湖南省司法厅评为全省法律援助服务优秀标兵。
中心现设有主任和执行主任各一名。下设有顾问委员会、办公室、法律实务部、案例研究部和普法宣传部等五个部门。中心秉持“聚力法律援助,服务需抚民众,促进公平正义”的宗旨,与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合作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援助团队,制定了当事人接待制度、案件受理制度、案件代理制度、案卷整理制度、案例讨论学习制度等等。致力于为农民工、学生及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以及环境污染受害者等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以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周老师确实是一个好人,我这个案子多亏了他帮我,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去维权,出一口心中的恶气。”一位寻求周老师帮助的当事人唐再清也忍不住和我们聊起了周老师。唐再清告诉我们,他是益阳县的一个农民,他的儿子在长沙一个建筑公司打工受伤,造成他的儿子二级伤残,公司除了支付医药费外,不愿承担其他责任。他们家很穷,没有钱打官司,周老师接了他的案子之后,周老师冒着严寒,带着他找公司协商。在周老师的帮助下,公司给他家赔偿了128万元,他今天是专程来法律援助办公室送锦旗表示感谢的。
坐在旁边的另一当事人告诉我们,“周老师是当今的包青天”。他是怀化辰溪的一个农民,他1986年因冤枉被判刑,他上访了20多年,一直没有结果,找周老师之前,他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周老师主动联系怀化辰溪县政法委的领导,目前,政府不仅解决了他的住房,而且还为他的女儿即全家解决了低保。他今天来办公室是告诉周老师他不准备上访了。
周老师的学生告诉我们,他们两个当事人只是这几年周老师帮助的其中两个当事人。近三年来,法律援助中提供法律咨询1000多人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近100件,代写法律文书90多份,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周老师帮助的当事人中最感人的应该是邵阳隆回的罗丰梅这位当事人。罗红梅因公受伤,企业不仅不管,而且还把她给开除了,最可气的是罗丰梅受伤严重,精神出现问题,但企业有涉嫌弄虚作假的嫌疑,法医鉴定只有一个十级伤残。法律援助中心接受这个案子之后,周老师立即指派谢志钊老师帮助维权,给她重新申请做法医鉴定,罗丰梅没钱做鉴定,没有钱交诉讼费,援助中心老师给她掏钱,在法律援助中心老师的帮助下,罗丰梅从打工的企业要回了12万多元赔偿。
学生还告诉我们,援助中心不仅案子办得好,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民间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一样十分突出,特别是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的法律义工团队,现在在长沙影响很大。这支队伍由40名学生志愿者组成,根据需要分成若干小组,再按照中心与长沙市九个街道签订的合作协议,派往长沙市开福区、天心区与中心对接的九个街道,固定在九个街道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民间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为了让各街道的老百姓更快地掌握法律知识,普法宣传、民间调解、社区矫正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他们或通过小品,或通过舞蹈,或通过相声等,由于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民间调解、社区矫正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了三湘都市报、湖南红网、华声在线、都市频道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政府的高度赞扬。
立盟为公,乐于奉献
学生告诉我们:“周老师现在是民盟湖南师范大学政法支部的主委,他非常热爱他的组织,特别关心他的组织的发展,经常给我们学生介绍民盟的历史、民盟组织的一些情况,还鼓励我们学生加入民盟,在周老师的介绍下,法学院有6个学生加入了民盟这一组织。”
“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民盟政法支部很有活力,周老师经常召集盟员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经常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周老师的这个支部虽然只有10个盟员,但捐款15000元。在周老师和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支部一次荣获民盟湖南省先进支部;周老师两次评为湖南师大优秀盟员、先进盟务工作者。”学生告诉我们,周老师经常给他们说这样一句话“人一定要有追求,要有信念,不管你加入什么组织,只要你加入了,你就要热爱你的组织,你就要为社会做贡献。”周老师是这样给我们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潜心学术,硕果累累
当说到老师的研究成果时,学生们就开始兴奋起来,告诉我们周老师的研究成果很多,一下子也无法列举完全,就给我们看了周老师的著作和文章,看到这些时,我们不禁对他由衷钦佩。
作为法律界的精英,周老师一直不断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并取得了累累硕果。任教以来,他撰写著作并公开出版著作五部,约55万字。公开发表论文26篇,共18万字。其中核心期刊和全国重要报刊11篇。主持省级教改课题一项,校级教改课题一项,共同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值得学习的是周老师的研究成果很精、很专,都是他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章和著作。
很快,采访接近尾声,窗外的鸟儿一直叽叽喳喳的叫着,似乎是给我们这次的采访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正在这时,周老师上完课回来,笑容质朴,亲切、随和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对于自己的工作,他没有多说,只是笑着跟我们说,他为作为一名教师而骄傲,为作为一名法律援助者而幸福,一直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百姓心目中的正义卫士。(师盟 思海)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