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充分发挥智力优势 为扶贫攻坚办实事

编辑:redcloud 2014-06-25 00:00:00

 

    作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唯一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自1988年成立以来,紧密结合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实际,采取民盟湘西州委定点、支部挂户、盟员结对扶贫的模式开展智力扶贫活动200多次,举办各种培训班100多次,培训各类人才4、5万人次,为民族中小学生免费体检2000多人次,义诊5万多人次,发放健康手册8万余册,举办高、初中文化补习班五届,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500多人次,盟员为社会捐助60多万元,救助贫困生300多人次,为特贫乡村引进扶贫资金500多万元,有200多名盟员获国家、省、部、州级奖励,取得科研成果50多项、国家专利20多项、发表教育科研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100余部,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开展智力扶贫活动。

    民盟州委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扶贫模式不断创新,扶贫效益不断增强。1989年重点扶持一个村。民盟湘西州委积极响应中共州委提出的抗洪救灾的号召,组织盟员农业科技、医疗、教育专家深入到吉首市河溪镇阿娜村开展扶贫,传授家禽家兽防病、治病知识,讲解柑桔培养、水稻栽培技术,为村民免费看病,为小学教师上数学教材教法辅导课,为学生上健康知识课,资助5名特困生,捐赠文体用品与书籍,在民盟州委的帮助下,使该村在大灾之年无一人逃荒,无一儿童辍学。1990年民盟州委智力扶贫由阿娜村扩大到吉首市矮寨镇,先后组织医疗、教育专家为吉首市矮寨镇民族中学302名学生进行22个项目的体检,为苗族农民义诊3000多人次,为该乡中学培训英语教师,赠送英语教学录音机。1990年矮寨镇民族中学在吉首地区初中毕业会考英语单科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吉首市民族中学英语教学示范点。抽派州农校盟员为矮寨镇农业广播学校义务授课435课时,为32名妇女开展抽纱刺绣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了1—2门技术,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民盟州委先后组织农业科技、医疗专家为保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等县贫困乡村开展送医、送农业科技下乡扶贫活动,向村民传授山羊、生猪、猕猴桃、生姜、水稻、蔬菜种养殖技术,培训村民4500人次,赠送农业科技书籍、资料2000余份,义诊5000余人次,赠送药物器械3000多元。如保靖县马洛村192户。其中发展生猪、山羊养殖169户,由于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山羊、生猪死亡率达20%,通过培训掌握科学养殖方法,1999年全村共发展生猪815头,创产值19.5万元,共发展山羊600只,创产值19.2万元,村民通过科技养殖脱贫致富。2011年民盟州委的智力扶贫拓展到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考察确定吉首市、泸溪县、花垣县竹鼠、生猪养殖场为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对全州养殖人员开展摸底调查,共举办竹鼠养殖培训班四期、培训养殖人员400多人次。通过培训以点带面,推动全州特色养殖业的发展。2013年民盟州委成立爱心帮扶基金,共筹集资金60多万元,已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累计发放资助金20多万元。2014年成立盟员义工服务队,与州特殊学校开展联谊活动,捐赠文体用品3万多元,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深受社会的赞誉。

    二、民盟支部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开展扶贫活动。

    一直来,民盟各支部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扶贫活动。据统计:全州13个支部共开展送医、送教、送农业科技下乡扶贫活动100多次,为扶贫村投入资金10多万元,为农村诊治家禽家畜疾病1000多头,免费看病3000多人次,成为活跃在贫困山区的爱心奉献服务队。如民盟湘西职业技术学院支部自1996年以来坚持开展支部挂户扶贫活动,其扶持的养殖户20多家均已脱贫致富,尤其是2011年支部扶持的泸溪县良家潭乡芭蕉坪村生猪养殖户周吉和的家庭养殖场,在支部3年的扶持下,养殖规模由原来2011年的20多头发展到2013年的200多头,创产值40多万元。民盟州直二支部发挥教育人才优势,为保靖县夯沙乡、泸溪县小章乡、解放岩乡开展支教扶贫,共培训师资100多人次,资助15名特困生,累计发放资助金3万多元,为村小改善办学条件投资8.8万元。民盟医卫支部、州中医院支部发挥医疗人才优势,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共培训乡、村医生60多人次,为农村开展义诊、健康咨询,发放健康手册5万余册。2013年民盟医卫支部为保靖县葫芦镇特困学生提供学费4000元、为村委会赠送医疗用品、电脑设备等。民盟州直一支部为吉首市齐心小学捐赠文体用品,民盟吉首大学支部为了将吉大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产力,先后8次抽派盟员在龙山县里耶镇开展猕猴桃苗木试种图片展览,受咨询者5000多人辐射面12个乡镇,该镇猕猴桃种植由1989年几分地20多株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亩24万多株,为该县农民创产值1亿元以上。中共里耶镇党委赠送锦旗赞道“悠悠酉水深千尺,不及民盟一片情。”

    三、盟员专家运用专业特长开展扶贫活动。

    全州300多位盟员,是各专业、各领域的专家教授,他们运用自身专长开展“一帮一”的结对扶贫。1992年原吉首市副市长、民盟州委副主委贾明忠在矮寨镇、花垣县农村推广地膜玉米套种西瓜和蔬菜技术,取得平均亩产900斤的高产。吉首市获国务院授予的粮食生产先进市。花垣县获中国科协“金牛奖”,并在花垣县召开全省现场推广会。土家语专家叶德书在龙山县坡脚乡小学开展的《汉.土家双语双文接龙教学实验》取得成功,该实验点获湖南省民族语文先进单位,叶德书获湖南省推进民族语文政策先进个人。盟员、养殖专家潘学军共为8县市30多个乡村传授养殖科技知识,共培训村民2000多人次,发送农业科普资料3000多份,光碟100多个,结对扶贫20多人次均已脱贫。尤其是在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推广科学养猪法,全村发展生猪214头,比上年增长1.81倍,产值26.42万元,比上年增加21.59万元。成为养殖科技的播火者。1993年,吉首大学教授段友构为主研制的“桐籽一次性侵油工艺技术”,攻克了国内外桐油浸出工艺中溶剂易导致浸出桐油难关,被湖南省列入八.五期间重大科研项目。1994年民盟州委委员刘小刚任保靖县夯沙乡挂职副乡长,为该乡引资80多万元,修建教学楼,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救助失学儿童300多人次,受到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嘉奖。2005年他又任州科协主席推进科普惠农、科普进村工作,州科协连续5年获全国科普先进单位。吉首大学教授彭德姣为库区移民开展科技养渔培训指导,指导,发放养鱼科技资料1万多份,培训渔民2000多人次,共提供优质鱼苗500万尾,提供药品5万多元,解决就业500多人次,是使全州养鱼收入由原来的200多万元增长到1600多万元。吉首大学教授谷遇春,坚持26年为矮寨镇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为该镇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将该镇发展成为吉首大学民俗文化研究考察基地。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雷红松开展种植科技扶贫10多年来,共为吉首市举办茶叶、花卉科技培训班20多期,共培训人员1万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5000多份。2013年吉首市共开发茶园面积18740余亩,成为了该市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民盟湘西州委的智力扶贫工作得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的充分肯定,他说民盟州委的智力扶贫路子对,效果好,希望拓宽新领域。民盟州委多次出席民盟中南六省区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作社会服务工作典型发言。(民盟湘西州委  张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