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未了象春风走来/爱无言象雪花悄悄离去/彼此间我们也许不曾相识/爱的呼唤让我们在一起/在一起穿过风和雨/在一起走来了新天地/这份情希望了人间/这份爱温暖在你我心里……
——摘自受许富元支助的研究生龚某日记
那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充满倾慕与好奇心的我,走向了他,走近他单瘦的身躯,走近他亲切的笑脸。温馨的阳光下,有他穿过四季的足迹,每一行,都是一个使人感动的故事。
现年42岁的许富元是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一位优秀的医疗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位优秀的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自从1991年7月许富元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以来,就一直默默地向社会献爱心,用行动树立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汶川大地震后他即在第一时间内向灾区捐赠价值10万元的救灾物资、现金4000多元。
当许富元毅然做出这个决定时,很多人被他的义举惊呆了。鲜红的党旗下,精神抖擞的许富元腰板挺得笔直,神情庄严肃穆,在满满一卡车运往汶川的救灾物资前发出了荡气回肠的心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的困难就是我自己的困难,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同事、朋友也纷纷慷慨解囊,向汶川灾区人民伸出了救援之手。
多年来,许富元一直无怨无悔地默默向社会奉献着爱心。他走村串户,把真情洒遍了市城区、永定区、桑植县、武陵源等地,访贫问苦,扶弱济世。饿了,啃几口方便面;渴了,喝一口山泉水;累了,坐在石头喘几口气……晨风暮雨,披星戴月,从未间断。在他的努力下,共有30个贫困户、40多个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据估算,仅此一项许富元个人捐款捐物就已超过12万元。
2005年6月的一天,许富元到桑植县两口乡访贫问苦,遇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边走边哭。他觉得奇怪,忙上前去问。女孩子止住了哭声,说她叫毛某某,家里穷,只能供弟弟一个人上学,她考上了怀化医专,明天就要开学报到了,3年要学费2万多元,父母的确拿不出这一笔钱,爷爷心痛她,把自己的棺材都卖了支持她,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毛某某无奈,只好决定翌日南下打工。许富元听后,眼眶湿润了,立即跟随毛某某来到她家,当场给她父母1万元,要他们明天就让小毛去怀化医专报到上学,并说以后的学费他全包了。小毛的父母感激涕零,齐刷刷跪下,直称他是活菩萨。男儿一诺值千金。在以后的岁月里许富元又陆续给小毛汇款,3年时间内总计捐助人民币3万元。小毛大学毕业后,许富元又积极帮她联系工作,使她顺利在武陵源区某医疗部门工作。
许富元不仅经常走出去访贫问苦,更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2003年,他工作的科室来了一位叫龚某某的大学生实习,也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这位小校友实习表现好,实习期间还考上了昆明医学院的研究生,但苦于没有钱,只好决定放弃。许富元闻知此事后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股爱才惜才的同情心从心底油然升腾。他把想无偿送小龚读研究生的事给妻子宋玉莲说了,一向通情达理的老婆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决定。于是,他又在小龚身上投入了3万多元,使他顺利读完研究生并留在了昆明医学院任教。
2007年7月的一天,许富元到长沙湘雅医院出差,住地附近一个岳阳县的魏姓农妇生了三胞胎,因为早产,农妇有性命之忧。见状他立即掏出2万元作为医疗费,并协助湘雅医院的医生对其紧急抢救,使农妇母子四人平安。现在,魏姓农妇隔三差五就要来张家界一趟,或是给他送一些自产的腊肉、鲜笋等土特产,或是主动帮他做几天家务。虽然每次许富元都婉言谢绝,但魏姓农妇也是个犟脾气,硬是不听劝阻,经常风雨无阻地在岳阳与张家界之间延续着她的感恩之旅。
如果说许富元给别人献爱心、无私捐助金钱是一个个用爱心编织的人生片断的话,那么,他收养一个弱智弃婴的选择则是在用爱心演绎一部无休止的大爱连续剧。那是2008年9月的一天,一位农村妇女在市人民医院生了一个女婴,因羊水破裂,婴儿生下来时呼吸、心跳完全停止。许医师对其立即急救,后来女婴的生命保住了,但表情呆滞,显现明显弱智特征。婴儿的父母见势不妙一走了之,婴儿在医院一放就是50多天。其间也有人兴冲冲地赶来试图收养,但一见是个弱智,一个个又走了。许富元见状心里十分难受,不仅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弃婴,还萌生了收养这个弃婴的念头。他的想法也得到了母亲、妻子等家人的大力支持,现在,弃婴住进他家已近两年,他给她起名叫许辰欣,每天亲自对其进行智力康复训练。在许医师与家人的悉心照料与教育下,该女婴智力恢复很快,已接近同期正常婴儿标准。看着女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许富元的心里也充满了无边的快乐……
做为科室主任,有的事情是可以找医院报销开支的,但许富元却从不这么做。他觉得自己肩上有一份责任,一份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对革命事业的责任,一份医务工作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他不停地用这颗炽热的爱心写下了他无私捐资进行科室建设的一个又一个华彩乐章。仅今年元月以来,他就无私投入1万多元大搞科室建设,为科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等硬件设施。过春节时,他还给科室同仁们每人一个红包,而且,连在他科室住院的病人也得到了他赠送的红包。随和的心态,无私的付出,既密切了同事关系,又联络了和病患者的感情。
为他人献爱心,许富元总是慷慨大方,但对自己和家人,他却相当苛刻。他是这样解释的:“人活着主要是要造福社会,做一个对社会与其他人有益的人,看到孩子们有书读,成了才,弱势群体得到求助,我心里就比吃了蜜还甜啊。我的所作所为对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许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我认为造福社会并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力量,只要你有一份责任在肩的胸怀并去行动,同时带动和影响他人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生活中就一定处处有爱,爱就溢满天地间……”(作者:罗建辉 余宗巧)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