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寒十月,当山中第一抹鲜红闪耀在枝头的时候,这也意味着四季中最惊艳的时节已来临了。雨打青松青,霜染枫叶红,从暖阳中吐出第一个绿苞开始,历经风雨的洗刷,寒霜的淬炼,到此刻看似柔弱的秋叶却焕发出最动人的色彩。一如那些看似柔弱的女盟员教师,在三尺讲台、家庭、社会的不同角色中负重前行,用坚韧与勤奋,敬业与爱心为平凡的生命染上那耀眼的光芒。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凡结识李艺萍老师的人,对她第一印象都是“瘦”,甚至有些弱不禁风,是名副其实的“弱女子”。她自己也开玩笑说,在这个流行骨感美的年代,想长胖的愿望是会遭到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的。但就在这副柔弱的身躯里,却蕴藏着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巨大能量。在工作上,弱女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1988年李艺萍从花垣县第一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吉首大学外语系学习。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州民族中学任教。工作2年后,为了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1993年又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深造。年轻的李艺萍满腔工作热情,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的学习和工作历练让她练就了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也让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现在说起电脑多媒体教学大家觉得司空见惯,没什么了不起的。退回到十多年前,在电脑还不知为何物的年代那的确是非常稀罕的东西。1999年,州民族中学举行了首届现代教育技术优质课比赛。当时由于办学条件所限,大家对电脑多媒体教学还非常陌生,对电脑课件制作更是一片茫然,没有几个人敢去尝试。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李艺萍利用休息时间,写出教学设计和制作方案,虚心请教同行和专业人员,反复修改,有时在学校科技馆的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个通宵。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她最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州民中第一个英语原创课件诞生了。时任英语组长的阙光金老师听完竞赛课后连连称赞说:“不久前我听了全国的比赛,获得一等奖的那个课件还没有我们小李子的精彩!”如今,学校的优质课竞赛已经举行到14届了,不少年轻教师在竞赛中都能得到李艺萍耐心、细致的指点。而当年的小李子,在英语教学这片园地里也辛勤地耕耘了22个春秋,无数的荣誉和成绩坠满岁月的枝头:
她所带班级学生英语成绩在高考中自治州内均居前列,4人获州高考状元,数十人考上清华、北大、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大等著名大学;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全州英语竞赛获第一名并获“园丁奖”,“优秀指导老师奖”;因为工作出色,两次获州教育局“嘉奖”; 两次参加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参加全州中小学英语教师网络演讲大赛获高中组第一名,在全州中小学英语教师说课大赛获高中组一等奖;连续9年担任高考英语口语测试员并被评为全州优秀考官,连续八年担任英语备课组长;2011年被州教育局评为首届“学习型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她也是其中的骨干,先后有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教学之余她还积极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如历时3年时间,跑遍湘西8县1市,牺牲所有寒暑假与休息时间完成的《 湘西旅游英语:走玩湘西 》(杨宏清 李艺萍编著)一书获“教育科研五百工程”优秀教育著述,并于2013年10月出版。
为人民代言的人
李艺萍的入盟之路毫无悬念,因为她小时候在课堂中听着张澜、闻一多、李公朴、陶行知等名人的故事,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在脑海中由好奇逐渐转为敬仰之情。2005年,她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从此,她更是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进取,努力树立盟员良好形象。关注民生,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默默温暖着这个世界是她不变的信条。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社会慈善活动,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除积极参加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各种捐赠捐助活动外,还担任救助网站的志愿者,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投入救助工作。因为工作突出,2009年1月被中国民盟湖南省委员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仅2006年到2009年,她就三次被中国民盟湘西自治州委员会评为“优秀盟员”。
2012年她又当选为州政协十一届委员。这下她就更忙了,感觉肩上的使命更重了。教室、家里、田野、山头,风里、雨里……不断变换的场地,脚不沾地的奔忙,对此她毫无怨言,有的只是她在不同场合里坚守的不同的职责和坚守为民代言的情怀追求。她说,我是民盟的政协委员,我要对得起这份荣誉和信任。所以,作为政协会议在场的唯一一名基层教师,她根据州民中一线教师反应强烈的职称问题,提交了《关于湘西州民族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名额奇缺问题》的提案,提出了关于职称评定名额奇缺问题有待解决的建议。两个月后(2013年3月),州政协向顶天副主席率教育组的委员们到州民中视察,与学校领导共商发展良策,她也作了特别发言。州教育局和人社局领导也就职称问题专门作了回复。她的另一个提案《关于加大吉首城区河域游泳基地建设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州体育局石局长组织见面会作为2013年开年第一个回复的提案,所反映的问题如今已经全部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政协委员,她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例会及调研视察。在别人看来,花那么多时间跑田间地头,去开会,回来还要写材料,实在是一件累人的事情,还不如下班了回家搓两圈麻将更惬意。她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因为这是我的职责啊。”
别样的“女强人”
看到李艺萍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女强人”这三个字会和她沾上边。她说话斯斯文文,一头长发配着围巾很是清新飘逸,只是脸上经常带着疲惫的神色。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在她,这“半边天”的分量却显得有些过于沉重了。2004年,一个小生命的降临让一个家充满了欢乐和温馨,但家里没有人帮忙带孩子,也让这个新妈妈忙得够呛。丈夫本来工作就忙,爷爷奶奶还需要人照顾,孩子不到3岁,丈夫又调到外地工作,至今夫妻俩仍是两地分居。从此,她就开始了“女强人”的生活。早上6点钟不到就开始了一天的“战斗”生活。忙完孩子早餐、洗漱,送上校车,然后自己开始赶公交到学校赶学生早读。下午先接完孩子然后回到学校准备晚自习前的英语听力辅导。晚上回到家做饭,辅导孩子学习,终于让孩子上床睡觉了自己才有时间备课、钻研业务。从早到晚,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6小时,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很多年。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幼子,一边是2个班100多名求知若渴的学生,她忙得连轴转,连10分钟的打盹都是一种奢望。特别是带高三年级的时候,经常是考试后马上阅卷,改完卷子后窗下的集市已经响起了叫卖的声音。她只能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因为一旦躺下肯定就睡过头了。最累的一次,是临时给其他老师代课一周。从早读开始,4个班的课, 不同的教室,从7楼到2楼,她买好的早餐往办公桌上一放就没有时间再去理会了。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她正在黑板上写着字,突然眼前一黑,腿一软就顺着墙滑下去了。等医生紧急处理,仔细检查完毕后,开出的药方就是“好好休息”。而那一天,刚好是教师节。最惊险的一次,是下午开会时间太长没能接孩子,结果孩子下车后不小心走失。当时接到消息,她的心脏差点瞬间凝固,幸好后来遇见熟人把孩子安全送回了家……坚持到现在,一边是活蹦乱跳、虎头虎脑的儿子,一边是硕果累累的工作业绩,她很欣慰所有的辛苦没有白费。
做一件事情很简单,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不简单,坚持把很多件事情都做好就更不简单,那就是平凡中的伟大。李艺萍是一位母亲,一位教师,一位老盟员,在社会赋予她的每个角色中,她都努力去做到最好。女人如花,为世界带来了缤纷色彩。有一种女人,走过春的娇嫩,夏的蓬勃,如那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烂灿热烈,为萧瑟之秋泼上浓墨重彩,为生命织就一段坚韧与感动。她以及她们,是眼前最动人的色彩。(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教师、盟员 王贤芝)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