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德姣:科技养殖的“播火者”

编辑:redcloud 2013-11-11 00:00:00

 

 

      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农民大力发展养鱼、养蛇产业。老百姓仅养鱼一项收入由原来的200多万元,增长到1600多万元,渔民们风趣地说,“看到鱼儿跳,想起养鱼专家彭德姣”。

      彭德姣,1966年出生于永顺县,1989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生物学专业分配到吉首大学任教,现任该校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湘西州渔业养殖首席专家、吉首大学乌龙山蛇类研究所所长,2006年获得湖南师大水产学研究生学位。这位清秀睿智的知识女性,怀着报效家乡父老的浓浓深情,足迹踏遍湘西的山山水水,寻找到自己专业的最佳发挥地——吉首市河溪镇科技养鱼示范基地。

      该镇属淹没区,所辖4个村共3700多移民,共有5000亩水面养鱼。养鱼户以家庭散养为主,鱼品种单一、效益差,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彭德姣深知要提高产品质量,只有将零散的养鱼户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结构,才能增加渔民收入,她逐家逐户上门做工作将19户养鱼户组成养鱼协会,为协会配备鱼病诊断设施,赠订《内陆水产》等杂志,组织会员参观学习,并培训指导鱼类病虫害防治、鱼苗适口饵料的研究及鱼的下脚料加工等工作,为协会提供优质鱼苗销路信息。养鱼协会由原来的19户发展到38户,共投入精养网600口,放养鱼种7.5万公斤,产叉尾鮰500吨,各优鱼类300吨,纯收入达200多万元。

      2007年她将河溪镇一个点的渔业养殖发展到为全州一个面的提供优质种苗工作上。她一边对鱼苗出血病病毒、病毒疫苗进行研究;一边艰难的筹措资金建立优质种苗基地。在她的努力下,共筹措资金50多万元,建成了80亩叉尾鮰产业化种苗基地和200多口网箱育种基地,并从美国引进原种叉尾鮰后备亲鱼4000公斤,建成湘西州第一个美国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场,成功地生产出抗病良种叉尾鮰鱼鱼种500万尾,良种鲤、鲫、大口鲶等多种名优鱼种500万尾,这样不仅改变了湘西州不能生产名优鱼类鱼种的历史,还供应了全州三分之一的种苗。

      2009年,她受聘为湘西州乌龙山五步蛇养殖有限公司科技顾问。她为公司研究指导了湘西州五步蛇的人工驯养繁育技术和副产品加工利用办法,为公司申请到国家科技部项目资金50万元,完成濒危物种五步蛇的人工仿生态养殖及蛇毒的提取装置科研课题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项。

      近年来,她为农民发放科技养殖资料1万多份,培训养殖人员3000多人次,提供药品5万多元,个人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成为湘西自治州特色科技养殖的“播火者”。(民盟湘西州委宣传部  张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