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三中全会《决定》体现党坚决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改革策略

编辑:redcloud 2013-11-19 00:00:00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于引颈期待中国变革的人们而言,无疑是具有吸引力与号召力的,《决定》使人们看出了中央对于改革的热情与真诚,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宣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既明确了未来几年中国发展的方向,又从具体的角度给出了清晰的指导,这对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社会各界,无异于注射了一剂强心剂。可以设想,这样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点面结合设计严谨周详的《决定》将会在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效力。

      《决定》体现出这样的特点:着眼中国社会的特点,整体上小心推进改革,在局部又有突破。中国的问题较之其他国家要复杂,虽然当下的社会存在着不少问题,民间对于改革给予非常大的期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改革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必须循序渐进,如果只是本着一时的激情去改,很可能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使各种问题进一步激化,因此,中央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高屋建瓴,科学、理性而又不乏大胆的在各个领域提出了改革的思路。这是一种责任心与时代性的表现,我们相信,党中央有如此统筹规划的审慎,又能结合时代变化当机立断的果敢,中国的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困扰中国的各种难题会迎刃而解,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是触手可及的现实。那些纷纷扰扰唱空中国改革的流言在不久的未来将不攻自破。

      《决定》又是有突破性的。这种突破表现在公报在诸种变革中将经济摆在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决定》将市场摆在了主导性的位置上,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理顺。市场经济的提出虽由来已久,但在具体实践中市场的主导性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使得资源分配上存在着政府权力干预过多过度的弊端。《决定》再一次强调经济变革重中之重的地位,以及市场在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将对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着的资源分配问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作为基础的经济得到了夯实,其它社会问题的改革才有支撑,不然空中楼阁似的改革最终会因基础的不稳而流于空泛。由此也可以看出,党中央对于改革从“本”上入手的科学性与现实性,虽然这次政治改革的力度没有人们预先设想的那么大,如果结合现实问题思考不难发现改革经济作为重头戏的意义,因为当下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各种社会问题基本上是围绕着经济问题而产生的。不着力于经济问题的解决,政治改革也就无从依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十大届三中全会《决定》体现出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智慧与决策的合情合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些成绩靠的不是照搬别人的经验,而是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敢于走自己的路。如今,中国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开阔,也大大增强了人民紧随着党中央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到底的信心。(永盟 朱衡宁)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