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卫华:《现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

编辑:redcloud 2013-03-01 00:00:00

      陈卫华,女,湖南株洲人,民盟盟员,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2008浙江大学人文艺美学专业博士。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副主编,兼任湖南省美学文艺学协会理事、株洲市评论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株洲市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先锋艺术思潮及审美文化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放浪不羁的艺术家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省社科基金“西方审美视野下的波希米亚精神”及“波西米亚精神与当代中国城市的创意文化产业“等国家省市厅科研课题5项;出版学术专著《现代审美视野下的波希米亚精神》《文学批评教程》,并在《文艺研究》、《浙江社会科学》、《学海》、《世界电影》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现代审美视野下的波希米亚精神》封面

      其专著《现代审美视野下的波希米亚精神》中波希米亚“la Boheme”,原意是法国人对10世纪以来在欧洲流浪的吉普赛人的称呼,但19世纪以后,该语汇渐次与现代社会各种艺术、学术社群产生关联,被当作一个普遍形容词,用来喻指那些不满现实、喜欢游荡、具有创新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及其特异生活方式。像北京城90年代以来出现的圆明园画家村,798厂艺术家,上苑诗人村,迷笛音乐节,异地风味的咖啡馆、背包旅行等现象,其行为主体——从全国各地流浪而来的作家、画家、音乐家、艺人、浪人、年轻人,可称之为现代中国城市萌生的波希米亚文化景观。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历史文化语境,波希米亚都是一种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现象催生,其所涵盖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内涵,已成为现代艺术文化世界逐步增长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本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波希米亚”文化现象的学术专著,对波希米亚的缘起、演绎、精神谱系等做了动态的全局景观探究,打开了一扇特殊的现代艺术文化思潮窗户,深富美学价值和文化启示,填补和深化该项艺术思潮研究,开拓新的理论增长点,更好地阐释了日常生活的鲜活景象;着重讨论波希米亚主义的基源要义,清晰定位在现代文化艺术范畴中的价值启示,拓深对西方现代艺术文化史的认知。(民盟株洲市委 王国军)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