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海英:攀登在悬崖上的红藤

编辑:redcloud 2013-09-22 00:00:00

      

                      

      风抑或鸟儿无意失落的一颗种子

      将你抛在这悬崖峭壁

      便注定你攀登不已的命运

 

      泥土无缘

      水无立锥之地也伤心地溜走

      冷酷的岩石铁青着面孔

      决不留给你一丝幸运

 

      立着的绝壁是你唯一的路

      面目狰狞锻打你出发的勇气

      你只有攀援而上

 

      上   攀援而上

      每一个生命细胞饱蘸痛苦浸润的激情

      向着那梦的高度

      迎难而上

 

      谁说你没有骨气

      我听见你坚强的脚步咯咯作响

      将灰暗的悬崖打磨得生气勃勃

      ……

 

      早在1998年,李海英便以一首《攀登在悬崖上的红藤》,参加全国青年文学大赛,从两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诗歌组第一名;今年4月,她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洞庭渔歌》,又获得国家级大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电影剧本类唯一金奖。湖南日报、中国文化传媒网、国家公共文化网、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等数十家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纷纷报道或转载了有关消息,中国文化报、岳阳日报、岳阳电视台相继做了专访。湖南潇湘电影集团的负责人则认为“《洞庭渔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很经典的艺术电影”;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朱建钢最近审阅剧本后,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正积极向各方推荐,全力支持投拍电影。

      “全国戏剧文化奖”有着极高的“含金量”,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保留颁发的全国性大奖,是文化部评比达标表彰八个保留项目之一,每三年举办一届。该奖前身为中国戏剧文学奖,素有“纯专业评奖”、“华语戏剧界诺贝尔奖”之称,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被誉为民间性、专业性与权威性兼具的国家级大奖,李海英能斩获金奖,实属难得。

      在文学创作边缘化甚至被人不屑的时代,却还有这么一位女子甘于清贫与寂寞,坚守创作阵地,勇于攀登,以她那崖上红藤般百折不饶的坚强和韧性,活出了自己的风格!

      曾入北京鲁迅文学院影视班与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进修班深造的李海英,作品曾先后获全国首届“屈原杯”诗歌大赛奖、湖南省第六届青年文学大赛奖、全国首届青年文学大赛诗歌第一名、全国首届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华颂” 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三等奖、首届(第七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银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电影剧本类唯一金奖等;并已出版诗集《情人结》、小说集《寻找缪斯》。因为近年创作成绩突出,中共岳阳楼区委于今年3月授予她“特别贡献奖”。

      走近作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企事业文联副主席、岳阳楼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的李海英,笔者读出的是一个曲折坎坷、独立坚强却又意韵无穷的女人。

 

一个生活坎坷而坚强的女人

      1989年,出于同情与惜才,品优貌端、条件优越、被当年的岳阳县委宣传部长称为岳阳县女子第一支笔杆的李海英,冲破世俗,与一个一无所有的落魄才子结婚,成为岳阳县城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但是,她的善良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叛,1999年,她带着前夫留下的三万多元债务离婚,并独自抚养年仅8岁的女儿,同时面临着房子被单位收回的困境。为了尽快赚得房款,她只得舍弃清闲的铁饭碗,下海成为北漂一族。在一家报纸周刊,她一人做着编辑、校对、采写的工作,忙得天昏地暗。有时一个晚上甚至要赶写两个整版报纸的文章,累得她两眼发黑、腰都直不起来、走路都想睡……四个人住一间房子,两个人挤一张床,过着令人憋闷窒息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倒下,后来她又同时兼职几家报刊记者,采访足迹遍及全国,写出了许多让人啧啧称赞的报道。一个年过30岁的北漂女人,硬是凭着一支笔杆,在人才济济的京城立下身来,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佩。

 

一个情感孤独而坚守的女人

      离异十几年之久的李海英,至今仍孤身一人,也没有傍上什么官员大款,因此便有人讥讽她没本事,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放弃了许多这样的机会。在北京中央级大报做记者期间,她接触的全是高级官员及大企业家,作为一个才女加气质美女,走到哪里何愁没人赏识?可她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她常说:“一个知识女性,必懂得自尊自重,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决不能让人指背”。因而,在不少女人为了利益不顾一切的行为风向里,她赢得了赏识者对她“出污泥而不染”的评价。

      她在随笔《没本事的女人》中写道:“在我的意识里,还是传统的观念,认为所谓本事,就是真才实学,就是超强技能,就是能干实事。真有本事的女人是靠自己的技能吃饭,靠自己的才学吃饭……至于人们提到的那种本事,我确实没有,也不想有……我只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得自尊、自爱、宁静、无愧,如此足矣……为心而活,随爱而动,我自悠然”。

      “为心而活,随爱而动,我自悠然”,一个“没本事的女人”,却活出了一种境界!

 

一个事业曲折而坚定的女人

      她下海北漂做编辑记者期间,因为环境及经济压力,不得已中断了毫不值钱的文学创作,搁笔将近10年。当她回到楼区文化馆,感觉笔已生疏,这让她苦恼不已。她曾写过一篇“别亦难——一个文学逃离者的离愁别绪”,她在文章中写道:“ 我已忘记自己是一个作家,一个曾经有着雄心壮志的作家……虽然一直还在吃着笔杆子的饭,倚笔杆而行走,靠文字而生活,只不过不是以作家的名义,而是以编辑记者的名义……可是,放弃了我心爱的文学创作,我的心却空落落的……”

      终因那份沉甸甸的执着和不舍,她还是拿起了笔。近几年来,在《中国作家》、《电影文学》、《诗潮》、《当代散文》等大刊名刊,时有佳作发表。2010年7月底,她首次得知“全国戏剧文化奖”参赛信息,忙将自己的电影剧本《活寡》匆匆寄出参赛,没想到,剧本得到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曾献平说:“这部作品很有看头,是这次参赛所有剧本里最另类的一个,只有它触及了社会的痛处,而最具现实意义……”;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著名剧作家李东才说:“剧本演绎了一个非常美丽凄婉、催人泪下又让人扼腕叹息的故事……我非常欣赏!”;著名剧作家、经典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编剧邹忆青说“剧本写得很不错,只是主人公结局太悲惨了点!”……这是李海英阔别文坛多年后第一次参加文化赛事,居然获得该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银奖,引起中国戏剧界众多专家关注与全国众多资深剧作家们刮目相看。

      由此,阅读过浩如烟海的剧本、见识过海内外无数剧作大家的曾献平先生由衷地说:“海英,你很有才华,照这个路子走,你会很有前途!”

      李海英果然没有辜负曾献平先生的赏识,仅两年多时间里,她又相继获得了全国首届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华颂” 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三等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电影剧本类唯一金奖等;今年8月2日,在湖南省首届剧本交流推介会上,她的小品《桃花剩开》成为12个签约剧本之一;而8月28日,她特为拯救濒临灭绝的江豚与岳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庭渔歌”而创作的渔歌音乐剧《江豚之恋》,在“欢乐潇湘•幸福岳阳”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岳阳楼区专场演出中,被评为唯一“观众最喜爱节目”,将在9月底赴省参加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决赛。

 

一个简单而又丰富多彩的女人

      相对于为人处世,李海英是一个简单而低调的人,不世故、不圆滑,正直而善良,作为从北京电影学院与北京鲁迅文学院出来的双料名校生,却一点也不张扬,但她在人生路上却演绎了许多让人刮目相看的角色。她从事过会计、统计、办公室、文学专干、编辑、记者的工作,每一个角色都有让人惊异的表现。

      在她20多岁于岳阳县供销社土产公司工作时,她做过会计、统计、团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相当出色。因为小有名气,所以她曾以超出供销社主任而雄居第一的票数,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作为一个写手,北漂期间,她受朋友之托为新华社的某杂志总编代写过新世纪第一期总编寄语,因为就千字左右,所以她一个小时就写好了。当杂志发出,总编几个朋友聚会大赞其总编寄语文采非凡时,总编得意地说:“开玩笑,我花了三天三夜精雕细刻写出来的,能不好么?”她朋友因而开玩笑说:“你效率真了得!一小时就抵我们老总三天三夜呢!”

      作为一个编辑,她为某市委书记缩写过一篇言论文章,原文一万二千字,她压缩到三千字,欲发《市场报》,但按发稿规矩,定得再删去一千字。可中国人大研究生毕业的主编看稿后不得不服气地说:“你缩写得很好,真的一个字都拿不掉了!”这样,主编不得不加了一个“编者按”,作为重点推介,破例将文章发了。

      作为一个诗人,著名诗人、诗评家龙彼德这样评价她的为诗为人:“柔情似水却又坚贞如冰,朴素如雪却又冷艳似莲(冰山雪莲)”;从未谋面的原湖南省艺术馆馆长王一飞在读过她的诗后对朋友说:“李海英的诗颇具李清照的风格,是一个真正的才女”;原岳阳市文化局长梅实送她一幅嵌字联:“海纳百川脱俗气,英溶大地写新诗”。

      作为一个作家,文学评论家代一、延江在评论她的中篇小说《寻找缪斯》时说,该小说是一篇审美意识强烈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现实责任感和庄严崇高的审美意识和感情境界,作品所刻画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她自身的价值与范畴,具有更广泛深刻的社会内涵。……虽是小说,但读起来却感到颇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语言清畅的散文特色。

      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她没有在寂寞中失去原则,在众多的诱惑面前,她保持了清醒。所以,她鲁迅文学院的女同学评价她是“最干净的女人!”并解释道:“我所说的干净,是指感情的纯净”。

      而作为一个纯粹的人,她原来所在单位的党委书记评价她说:“我活了五十多岁,还没见过一个德行这么好的人!”原岳阳市委副书记罗典苏在岳阳县当县长时,在听说过李海英的故事后,曾夸赞不已:“这个姑娘真不简单,真不错,真难得!”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有最了解她的老同学用八个字这样概括她:“春风怡人,秋水无尘”。

      因此有人送她一幅名字联:“海量才思涌,英姿翰墨香”。

 

       一个饱受磨难的女人,却毅然玉立,勇往直前,一如她描写的攀登在悬崖上的红藤,自强不息。我想,她就是一首意境优美而内涵深刻的诗,独具风采,韵味无穷……(刘国强)

 

 

    (注:本文曾刊载于《洞庭之声》2010年11月17日,此稿是根据李海英目前情况修改。)

      李海英简介:盟员,在《中国作家》、《电影文学》、《湖南文学》、《诗潮》、《海燕》《当代散文》等杂志发表作品6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情人结》、中篇小说集《寻找缪斯》。作品曾先后获全国首届“屈原杯”诗歌大赛奖、湖南省第六届青年文学大赛奖、全国首届青年文学大赛诗歌第一名、全国首届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华颂” 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三等奖、首届(第七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银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电影剧本类唯一金奖等。

      作者简介:刘国强,著名作家,现居辽宁沈阳。已出版长篇小说《日本八路》、《黑枪》以及小说集、散文集十多部,小说《报恩》、《日本八路》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