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共湘西自治州委书记叶红专阅读了刘小刚呈交的《生态扶贫开发模式初探——以湘西州扶贫开发为例》的调研报告,签署了“小刚同志调研材料很好,请州政府何益群同志、扶贫办李全同阅,好的建议可吸纳进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该调研报告是由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湘西自治州委主委刘小刚根据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总结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参与扶贫攻坚的实践,科学地分析了湘西州扶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民族贫困地区先行先试率先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刘小刚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现阶段湘西自治州尚未脱贫的人口,大都集中在边远山区、岩溶干旱区、高寒边远山区和水库淹没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社会发育迟缓、基础设施脆弱、生存环境恶劣、扶贫工作基础极差。导致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没有持续发展、农民科技素质没有普遍提高、劳务输出大部分技能低处于粗放性,要走出一条长富久事、不返贫的路子很不容易,很为艰难。特别是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新形势下,如果仍然按照以往扶贫模式去运作,难以按期在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目标。
刘小刚撰写的《生态扶贫开发模式初探——以湘西州扶贫开发为例》调研报告,从湘西州扶贫开发的成效及生态扶贫的必要性、生态扶贫开发思路及理念、生态扶贫开发的模式选择、生态扶贫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对生态扶贫新路子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为湘西自治州委、州政府实施扶贫攻坚战略提供了科学性的决策依据。(民盟湘西自治州委宣传部 张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