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明,笔名古岚,1966年12月出生于汉寿县。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中央美院访问学者。美术作品《金牛山》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黑山水》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银奖、出版有《古岚绘画精品》、《古岚书画艺术》、《楚志·墨·古岚卷》。
早就听说袁绍明(笔名古岚)是位书画界的才子,于是,某天我通过朋友邀约,前往他的画室拜访。
袁绍明是个性格内敛不事张扬,温文尔雅的人,很有明清画家的风范。一进门就看见桌上和墙上都是墨迹未干的半成品,作品涉及到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画。他的画有装饰感,如果哪幅画经过装裱,品相高雅,那一定是他自认的得意之作,一幅颇有八大山人风格的《遥烟远瞩》赫然醒目。
阅读了袁绍明更多的书画作品,其人其书其画便在我眼中更加轮廓清晰,并印在脑海挥之不去了。
出生于汉寿县的袁绍明,自幼受父亲影响耳濡目染,研笔习墨。他广学博采,荟萃众长,学过王羲之、王献之、米芾及何绍基等大家书法,终于感有所悟,思有所得。他小学三年级跟油画家余宗瑾学过素描,中学跟国画家伍纪云学过一段花鸟画,大学入湖南师大学习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于1998年、2008年先后入中国美院、中央美院深造。由于这些丰富的个人学习经历,积淀而成了今天袁绍明的书画艺术风格。
袁绍明的书法结体不循规范,追求自在;布局不求齐整,俯仰成趣。他的线条断无规律,天马行空。在大胆、随意的结字上表现出浓厚的趣味性和稚拙气。袁绍明写字,下的是残局,玩的是险棋,书法对他而言是高手过招,必须见招拆招,招招都要应对自如。
“书法培养了我抽象审美的能力。书法中线条对空间的分割,线条的穿插,线条的质感在绘画中都得用上。”袁绍明是这样解释书法和绘画的关系,他的绘画也是“写”出来的。
房子和树干置于悬崖峭壁上,与墨色晕染在一起的颜色是草绿、蓝色或者紫色,而不是常见的中国画颜料石绿、花青。有一大片的云来陪衬,一动一静,还有抽象符号化的树叶有序和无序混搭着,叫那看画的人思绪不得平静。袁绍明的中国画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变化的节奏,梦幻神秘的意境,抽象化和符号化的现代美术元素。从这一点来看,气息崇古的袁绍明不排斥有益的外来文化理念,西方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绘画思想也被他兼容并蓄,可说是师古而不泥古,使作品有了强烈的当代色彩。
袁绍明善于借扇面的曲线来打破构图的板结,总是在想方设法让画面冲出通常的概念,在方寸之地抒情达意。与袁绍明的书法作品相似,他的中国画作品讲究通透,追求流动的气场,他始终谨记黄宾虹先生的话:“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袁绍明作品的“活眼”就是色与墨之间的留白,这种有目的的留白使画面上的主体得到衬托,更加一目了然。留白总是在一种即兴的状态中完成,在此过程中,他的“经营”与造美能力得到自由的发挥。
大凡知名一点的中国画家,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都有意无意把自己的作品归结于文人画的范畴。袁绍明认为文人画是老祖宗的玩意儿,一定要传承和发展,“师心弃迹”最重要。看过袁绍明的画作之后,你一定能够感受其超拔的灵性,深邃的思想内涵,如果按陈师曾所讲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文人画家这个标准,他还真是那么回事。(整理自湖南日报 刘谦)
■兰亭雅叙
率劲险峭,熟而能生,难得之相。
—— 王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得心应手,才情挥酒,一气呵成,使再为之,或不可复得也。在生机勃发,跌宕奔放的气韵之中生化字,行的精彩变化,出乎意料而又自在情理之中。在空间构成的变化中,给人留下突出印象的是作者对于疏密,敛纵之势大胆而成功的处置。
—— 何应辉(中国书协副主席、四川省书协主席)
绍明的绘画厚重,诡异,同时不乏多情,用心灵和眼睛整合,静观八荒,实现感情和精神的化一,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刘云(省文联副主席、省画院院长)
我与绍明同是画院好友,绍明兄字好,人亦好。愚之见,其字好在出于传统而不失法度,其画好在浓墨重彩而不失格调,其人好在处事内敛而不求闻达。
—— 魏怀亮(湖南省画院副院长)
绍明是位具有灵性和个性的书画家,他既有学院派的扎实功底,同时又对现代审美元素不断的探索着。他的作品在笔墨语境的解构中,诠释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并彰显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 胡立伟(湖南省书协副主席)
绍明的画源于传统又别于传统,源于生活又别于生活。他的作品传递出一种当代的文化精神。我常常在想画家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自己艺术风格的建立,但艺术风格的建立应当是艺术家独具特色而显现出的一种时代的文化品格,绍明的作品似乎已显现出了这种风格,这是难能可贵的。
—— 石纲(湖南省中国画学会主席)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