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唯一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致力于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的实际,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武陵山区域发展进诤言办实事。
围绕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州政协副主席、民盟州委主委先后参加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希望工程、计划生育、农田水利建设、城市治理等重大课题的调研与视察,共深入到全州8县市50多个乡镇40多所学校开展调查,写出了《当前我州推进农业产业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州希望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调查报告》,提出了加大我州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管理化、贸工农一体化转移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希望学校规范化管理等建议,为中共州委、州政府提供了发展农村经济、民族教育的科学性决策依据。民盟州委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建设、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农村生态家园建设、非物质文化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提出了有理有据的建议与举措,引起了州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采纳。尤其是《关于加大对州直机关干部管理,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的提案,提出了各级领导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务员管理实施条例》严肃查处干部作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议。引起中共州委书记何泽中的高度重视,他亲自带队深入各级机关调研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该提案被列为州政协、州纪委、州监察局重点督办的提案。州委、州政府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州纪委、州监察局采取党风廉政巡察制,重点督查了领导干部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继续办好“行风热线”,成立了行政交通投诉中心,接受民主党派和社会监督,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民盟州委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尤其在政策上、户籍制度改革上加大力度。州教育局引起高度重视,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民盟教育专家围绕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试点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其特色旅游产业、湘西特色农业的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由吉首大学副教授鲁明勇开展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试点研究》、《吉首市发展临空经济战略设想》的论文,首次系统提出了发展临空经济的研究成果,为吉首市建设成为武陵山核心增长极提供新思路,他还完成了《新阶段新机遇下吉首经济开发区发展对策研究》,提出盘活吉首土地资源等13条措施,吉首经济开发区正在认真研究落实。民盟州委还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吉首地区入学难、殡葬改革、峒河污染、食品安全与卫生、下岗职工医疗保险、医疗市场治理、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等问题进行监督与呼吁,采纳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省政协会议上呼吁“关注大湘西发展”、“关于免费定向为农村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建议”的建议,被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采纳实施。吉首大学医学院作为湖南省定向培养农村医学人才的试点校,2009年录取了农村定向本科生44名,为湘西自治州贫困地区培养了首批定向医学本科人才。民盟州委还集中盟内人才智力优势,采取专家定点、支部挂户、盟员结对扶贫的模式为武陵山区域经济发展办实事。民盟州委针对贫困偏远山区农业科技落后和缺医少药的现状,组织农业、医疗专家深入全州8县市50多乡村开展送医、送农业科技下乡扶贫活动。共举办种、养殖科技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各类人才4.5万人次,为民族中小学生免费体检1000余人次,义诊5万多人次。保靖县马洛村村民通过培训掌握科学养殖技术,全村共发展养猪815头,创产值19.5万元,发展山羊600只,创产值19.2万元,该村村民通过科技养殖脱贫致富。民盟湘西职业技术学院支部运用专业人才优势,共挂户扶贫10多户,指导养殖技术80多次,培训村民200人次,防疫注射家禽家兽1900头(只),提供开发资金1万多元。如2008年挂户对象周吉和,在支部的帮助指导下,养猪规模由2008年的200多头发展到2011年的1080头,年收入达7万多元,成为该乡的养殖专业户。养殖专家潘学军、张大军、彭得姣运用自身专业特长,采取“一帮一”结对扶贫,上门为扶贫对象提供养鱼、养羊、养猪科学技术和防病治病知识的服务。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吉首市河溪镇养鱼户由原来的19户发展到38户,出产成品鱼150吨,产值300多万元,养鱼纯收入达100多万元。吉首市寨阳乡矮板村苗族青年杨永华仅养猪一项就达万元以上。
民盟州委的工作得到了州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民盟上级组织的好评。1990年民盟州委被民盟省委评为“先进市委会”;1995年被授予“积极参议政,认真调查研究”先进集体;1999被民盟省委授予先进市(州)委员会;2002年民盟州委被中共州委、州政府授予“政协提案先进单位”。
张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