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德文艺圈子里,提起作协副主席刘绍英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才华横溢的刘绍英从事文学创作不到十年时间,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上百万字文学作品,有四十多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并入选《小小说选刊》等多种刊物,先后出版发行了个人散文小说集《苇叶青青》、长篇小说《河上的家族》、散文集《触摸》,其中《苇叶青青》、《触摸》分别获得第六届、第七届丁玲文学奖。《刘绍英中短篇小说集》正在结集出版中。由一个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知名作家,她以勤于善于学习被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三届、第五届“学习之星”。
作为民盟盟员,刘绍英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她以盟员的参政为民、作家的人文关怀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把群众的重托记在心上,先后在人大会议期间向省政府提交了15件建议案,真实地反映选区人民的呼声,为政府和人民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她关注常德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就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出路、澧水航道疏浚、洞庭湖区渔民血吸虫病困扰等重要的民本民生问题向省政府提出多件建议案,她的议案和建议大都被转为重点建议交由有关单位和部门办理并得到解决,其中“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出路”被列入了省“十二五”规划。每当看到自己用辛勤调研的心血凝成的建议变成领导的决策、变成群众的实惠,刘绍英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湖南工人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过刘绍英履职的事迹。
刘绍英是一名来自最基层的代表,她的心和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从小在湖区长大的刘绍英对渔民的生存状态有最深切的了解,她曾在小说《吸血的虫》里表达了对挣扎在血吸虫病痛里的澧水中下游渔民命运的的关注。2009年,刘绍英在到洞庭湖区调研中深切感受到渔民常年受血吸虫病困扰,她对渔民的生存问题和健康状况深深忧虑。在会议期间写出建议案之后,她又和常德市血防办主任一起,带领多名医生,深入到各渔村,为澧水流域的渔民做免费的血吸虫病检查,帮助其中的晚期血吸虫病人享受到了政府的血防医疗补助,接受相关的治疗,受益人达数百人次。由于刘绍英热心为民,时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弱病残找到刘代表,请求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面对弱势群体的合理要求,刘绍英一点也不敢怠慢,她总是认真学习了解相关政策,实地调查情况,然后将问题向上反映,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解决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刘绍英外表豪爽、仗义执言,内心非常细腻,一腔热血。她为津市李家铺中学孤儿杨娟助学的故事上了《常德日报》、为汉寿县东岳庙乡大学新生寒门学子李和珍捐款的事迹上了《三湘统战网》。
“四年时间真是一晃就过。我一直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今年是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刘绍英表示:“我永远不会忘记一张张选票里面包含的那一份份热切的期待和一个个无言的嘱托。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尽心尽力为群众鼓与呼!”
(民盟常德市委 彭梅华)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