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株洲市委 罗卫云
自2009年以来,民盟株洲市委通过开展基层组织有场地、有经费、有平台、有培训、有评价“五有”建设活动,大力加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基层组织的活动经费全部得到落实,落实率达100%;除个别支部特殊原因外,绝大多数基层组织拥有自己的活动室,自身建设大大得到了加强。
一、有场地
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尹剑峰带领机关同志等先后30多次到各区(县、市)统战部和基层所在单位,加强沟通与协商,为基层组织争取活动场地。目前,全市27个基层组织,其中有24个基层组织落实好了活动场地。盟市委要求各基层组织的活动场地统一进行布置,活动室要配备办公桌、办公椅、文件柜等,部分基层组织的活动室还配备了沙发、电话、电脑等。盟市委还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统一制作了基层组织门牌和简介,按统一规格挂在活动室的墙上。
二、有经费
全市所有民盟基层组织的活动经费全部纳入区(县、市)财政预算,每个基层组织每年经费至少3000元,部分基层组织达1万元。基层组织的活动经费到位已达100%。经费由区(县、市)统战部按规定时间统一发放或转入各基层组织的帐户。经费的落实,大大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活力。
三、有平台
这个平台主要是指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平台。长期以来,民盟株洲市委积极拓展参政议政平台,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评议员和监督员的身份,在各条战线上积极参政议政。多次参加中共株洲市委、市政协、市纪委、市委统战部及相关局委的协商会、课题研究座谈、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和关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等会议,在参政议政这个平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层组织“五有”建设的落实,各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呈现出了新的气象。仅2010年,全市盟员积极参政议政,共提交省人大代表建议1条,省政协委员提案2条,市人大代表建议4条,盟市委集体提案4条,市政协委员提案20条,市级社情民意6条,区政协委员提案26条。到目前为止,盟市委组织基层组织力量,共承担市级课题7个,另外有17个支部承担了所在县(市)区委统战部的课题22个,所有课题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
四、有培训
加强培训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一环。株洲民盟高度重视盟员的培训工作,每年不同层次的举办各种培训班,为提高盟员自身素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举办骨干培训班。根据当年的工作任务,组织市委委员、专委会成员、盟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组织委员会成员等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统战理论和当前热点问题的培训。二是举办新盟员培训班。每年组织新入盟盟员参加培训,主要是加强参政党意识、学习参政议政知识和盟章盟史等知识。三是举办专题培训。如举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班、政治交接学习班、科学发展观学习班等。四是选派优秀盟员参加省、市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参加公务员培训和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等。今年以来,盟市委举办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班”的活动。1人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全省第13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70多人参加了盟市委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班暨骨干培训班”; 8人在市委党校参加了2010年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14人参加了市委统战部组织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辅导讲座;15人参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电视电话报告会;6人参加了市委统战部组织的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70多人参加新盟员培训。
五、有评价
株洲民盟一直坚持对基层组织的年终考核工作。制定了《民盟株洲市委基层工作年度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的评价机制。该办法对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和工作研究、支部活动次数、文件资料及印鉴管理、活动内容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年底,机关人员分别到各基层组织查资料、看记录,进行考核,最后进行综合评比。还制定了《关于基层组织评先工作的若干规定》、《表彰奖励优秀盟员办法》等文件,每年对优秀基层组织、优秀盟务工作者、优秀盟员进行表彰。
同时,实施分片联系制度,加强对机关干部的考核工作。将基层组织划分为5片,机关专干一人负责一片,责任到人,主要负责各基层组织的联系、指导、督促和检查创建工作,全面掌握各基层组织的基本信息。盟市委将分片联系工作作为机关专干年终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这大大增强了机关专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