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精准扶贫实践的感受与心得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湘西州委主委 刘小刚
从2015年3月开始,民盟湘西州委牵头与4家州直单位对保靖县水田河镇中心村、排塘村开展了驻村精准扶贫。经三年多努力,不仅按期如数完成了脱贫目标,还夯实了整村迈向小康的坚实基础。现在的中心村可以用“三大变化”来概括,那就是变美了、变富了、变强了,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生机勃勃、越来越美的村落已然屹立在了湘西的大山深处,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州脱贫攻坚先进村,2017年还获得了“湖南省同心乡村示范村”称号,扶贫成效显著。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够在精准扶贫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能够为湘西州整体脱贫的宏伟工程添砖加瓦,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幸福。下面,我把三年精准扶贫实践的感受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使命情怀和担当抱负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
过来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一直是作为统战系统驻村扶贫点的成员单位参与的,民盟湘西州委没有独立牵头承担驻村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当时情况下,民盟湘西州委机关只有3个编制4个人,搭伙扶贫没有问题,牵头主导扶贫确实困难重重。面对这种情况,我思绪飞舞,思考良多:精准扶贫作为国家战略,整体脱贫作为湘西州核心工作,民盟湘西州委作为湘西州唯一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怎能缺席?怎能不挑重担?因为责任重大,民主党派才更要作为;因为任务艰巨,民主党派才更要接受挑战;因为处于关键时期,民盟湘西州委更要与中共湘西州委保持高度一致。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吉首军分区主要领导为湘西州扶贫大业殚精竭虑,为湘西人民脱贫大计竭心尽力,我时常被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和鼓舞,被他们的创新举措和突出业绩心悦诚服。在精准扶贫的广阔天地里,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更要为领导们分忧,承担起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应该担当的责任。于是,我主动请缨,主动提出民盟湘西州委牵头开展驻村扶贫,这才有了中心村驻村扶贫工作的壮丽篇章。说实话,回想当初的决定,我现都还心有余悸,因为压力太大,我深怕不能完成任务,拖了湘西州整体脱贫的后退,更怕辜负了中共湘西州委对地方民主党派的厚望,给湘西民盟这块招牌抹黑。因为担心,所以为做好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我也真的是蛮拼的。三年多来,我共到了中心村47次,这次是我第48次到中心村;三年多来,我与驻村工作队员们给中心村争取到各种扶贫资金共计 2300 万元,可以说,为中心村早日脱贫致富,我与同伴们几乎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回想这段心路历程和实践作为,我深切感受到:要做好做实做优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有个人的能力、资源和魄力,更要有个人的情怀、担当和责任,两者缺一不可。使命情怀和担当抱负是做好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这是我的第一点感受。
二、对症下药和精准施策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方略
精准扶贫是一项伟大事业,也是一项伟大工程。事业要情怀,工程需方法。工作队入村前,中心村的状况是糟糕的,不能说一穷二白,但可以说环境脏乱差、生活苦累穷,更可怕的是大多数村民还自得其乐。扶贫,就是要让改变发生。如何改变是工作队思考和规划的重要课题。经过周密调研和精心谋划,我们推出了中心村精准扶贫“九大工程”和“六项策略”。“九大工程”是对症下药,由表及里;“六项策略”是精准施策,治穷治根。总结驻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和得失,我们感到精准扶贫应当坚持这样一个思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引,以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规划为蓝图,按照州委精准扶贫“十项工程”,结合中心村实际,靶向导航,精准施策,改变穷样,拔出穷根,以产业脱贫为基础,以稳定脱贫为追求,以经济脱贫为目标,以思想脱贫为方向,实现中心村全面脱贫奔小康。为此,我们制定的整体扶贫推进策略是:从环境入手,让改变发生,通过看得见的改变,增强村民对工作队的信心;从产业着力,走进市场,通过摸得着的改变,增强村民脱贫的自信心;从教育入心,让思想光明,通过想得到的改变,增强村民脱贫的决心;用兜底帮扶,一个不能少,通过体会到的改变,增强村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我们的“六项策略”就是对整体扶贫推进策略的诠释,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引领中心村不断变化,助力夺取了中心村脱贫攻坚战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三年来,我们做的是精准扶贫,也是创新扶贫,更是倾心扶贫。州委书记叶红专在我的扶贫调研报告和汇报材料上作了3次批示,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肯定。扶贫要见实效,施策就是关键,这是我的第二点感受。
三、夯实基础和健康脱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向
对精准扶贫工作,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要“真扶贫,扶真贫”。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化,就是要求大家不仅要有扶贫思想,还要有扶贫方法;不仅要扶到点上,更要扶到根上;不仅要帮助老百姓现实脱贫,更要帮扶老百姓永久脱贫,否则,就不是“真扶贫”,也不是“扶真贫”。真扶贫,就是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就是要帮助扶贫对象构建脱贫心愿,树立脱贫信心,建立脱贫产业,夯实脱贫基础,增强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使其持续发展、稳定脱贫,并逐步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这也才是扶真贫。要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夯实基础、健康脱贫的机制。中心村工作队为此做了大量精细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年来,中心村的产业收入不断递增,且产业规模与市场领域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不断增强,呈现了良性和健康发展的态势,为稳定脱贫向逐步致富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除了产业帮扶,我们还在教育和职业培训上下了功夫,为中心村健康脱贫、持久发展作了许多的考量和安排。建立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留下一批永不过时的脱贫“计囊”,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扶贫就要夯实基础,脱贫就要健康脱贫,这是我的第三点感受。
四、携手聚力和同心汇智是民主党派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法宝
说实在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牵头驻村扶贫难度很大,因为能掌控和调动的行政资源很少,能挤用的办公经费又十分有限,人力更是严重不足。怎么办?这就需要放大招了,大招就是统战理念与民主党派的优势。携手与同心是统战工作重要的工作思路。携手以聚力,同心可汇智,这也就成为了民盟湘西州委开展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理念。三年来,我们与驻村扶贫协作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携手,化解了很多难题;我们与社会各界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携手,获得了近100万元赞助资金的支持,解了许多燃眉之急;我们与其他非党人士携手,把中心村做成了精准扶贫的实践基地;我们与村民同心,建立起了和谐温暖的干群关系;我们与全州盟员同心,在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展现了优势;我们与统战系统同心,共同创建了“湖南省同心乡村”示范村;我们与中共党委同心,使扶贫工作一直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在全州牵头驻村扶贫单位中,民盟湘西州委应该是人员编制最少的一个单位,但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并没有落后,中心村扶贫工作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州优秀工作队,这是我们拼搏奋进的结果,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携手聚力的威力和同心汇智的光辉。民主党派做驻村精准扶贫工作,要长于携手,善于同心,是我的第四点感受。
最后,我想说,扶贫是让贫困群众走向幸福的事情,贫困群众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这是一个精准扶贫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幸福观,也是我最大最重要的精准扶贫工作感悟。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