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邓为,80后, 2009年10月,经历了北京、上海3年的市场经济洗礼后,我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回到常德这座曾经生活了25年的城市。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武陵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被录取到丹洲中心小学(原夹街小学)。
因教育结缘
刚到丹洲中心小学的时候,学校破败不堪、教师严重老龄化和交通不便,让我倍感失落。领完自己的教学任务后,更是几近绝望:一个人要负责9个学科,11个班的课程教学,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小学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一专多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必先苦其心志”?回到办公室,我尝试着与前辈们进行工作交流,一句隐晦的“你懂得”,让我有点不适应。办法总比困难多,带着种种疑问,我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走进分管教学副校长的办公室,询问这么多学科该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得到的回复是主科语、数、英教案必须手写,其他的电脑打印就可以了,城里有专门的地方卖教案,下班后自己去买就行。就这样,我买回了所有的教案,粗略翻看了一下,便开始了我在丹小的教学工作。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看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我知道我错了,错的是那么离谱,农村的孩子们本来基础就参差不齐,这样照本宣科只会让孩子们更厌学。硬着头皮上完第一节课,下课后,或许是当时年轻,孩子们觉着亲切,居然还有小朋友来找我问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地方。听到他们童稚的声音,看到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神,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刻起,我暗暗下决心要对孩子们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经过不断反思,我再一次向前辈们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的教学能手杨德英、舒仁华等老师开始向我讲起她们的教学故事,分享着她们的教育经验,并走进我的课堂,帮我分析教学内容,给我提建议,渐渐地,我也慢慢开始进入角色。
我与民盟的相识,缘于一次教学交流活动。在育英小学的课堂,我认识了叶华先生(尊叶华女士为师故称先生),她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对教育梦想的执着与追求,让我为之动容。与叶华老师多次沟通后,我渐渐感觉到教育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发现自己身上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她的邀约下,作为非盟员,我有幸参加了几次民盟的交流活动,盟员们的多才多艺、和谐奋进和坦诚情怀深深打动了我。
在随后的2年里,我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盟员朋友。在李成、郭强、叶华、周雪等一大批优秀盟员的鼓励和帮助下,我进步很快,也让我萌生了加入民盟这个大家庭的想法。2013年、2014年我连续2年向民盟基层组织递交了入盟申请与思想汇报,庆幸的是申请很快就有了回应,组织对我进入了考察期。
因爱而凝聚
在丹洲乡从事教育工作,信息相对闭塞的,所以报纸、电视成了我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看着一篇篇报道能影响如此多的人,让我对宣传事业萌生憧憬,渴望把一些正能量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报道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武陵区委宣传部选调工作人员,没有多想,我便参加了考试。上帝对我还是眷顾的,我幸运地进入到武陵区委宣传部进行实习。从最开始的技术人员,到记者、编辑等一系列的轮岗,再到转正,我从一个青涩毛头小子,渐渐地成长,也渐渐开始热爱宣传工作。从事宣传工作后,接触外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富强社区阳光家园,一个充满关爱的地方,也是民盟武陵区委重点结对帮扶的同心社区。在这个不大的社区院落里,住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有着孩子的心灵,成年人的身体,他们有些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
民盟武陵区委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组织骨干成员召开专题会,安排如何长期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因为一份关爱,盟员们再次相聚,大家群策群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了解到西城阳光家园实际情况后,组织专人精心挑选素描纸、彩色卡纸、手工串珠等一批爱心学习用品,赠送给学员们学习手工、绘画。组织部分盟员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开展文艺联欢,与“孩子们”同歌共舞。盟员王祉璎作为富强社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奔走在各线,通过宣传号召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帮助。兄弟姐妹们的努力没有白费,2015、2016连续两年慈善义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我深受感动,也深深感受到“爱”无处不在。
因责任而奋斗
“学系列讲话、学优良传统、助力武陵发展”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更让我感觉到肩上的责任,作为无数民盟优秀儿女中的一员,更应该时刻牢记弘扬民盟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为武陵的发展建言献策。
近几年常德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欢乐水世界、沙滩公园、桃花源古镇、城头山、柳叶湖等一大批旅游产品的推出给咱们常德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到常德,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友阿、和瑞欢乐城、万达等一批新兴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更是提升了常德城的综合品味,整个城市硬件建设得到大幅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如何提升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呢?民盟武陵区委在发现这些情况后,主委李成随即召集基层委员会骨干盟员商议,如何响应武陵区委区政府 “率先五个常德,建设美好武陵”的号召,真正引导市民“文明武陵,从我做起”呢?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大家的集体智慧。大家认为: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先行,借助民盟参政议政优势,开展社会调研,形成政协提案借力;借助民盟部分成员从事教育行业的优势,开展基础教育普及;借助民盟各基层委员会的行业优势,开展文明以身示范。文明是一种习惯,只要长期坚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不文明行为会越来越少,常德会越来越美。
作为平凡、年轻的一名盟员,现在民盟于我而言,已经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政治组织,它是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园,更是我奋勇前行的一份信念。我的心中时常怀有感恩之心,幸运与民盟结缘。民盟先贤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谨以此言,与君共勉。
民盟武陵区委行政支部盟员邓为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