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传承与超越 —记张小平先生书法艺术

编辑:redcloud 2017-04-10 00:00:00
      张小平,民盟益阳市龙洲中学支部盟员,2001年加入省书协,2009年加入中国书协,现为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益阳市书协理事,赫山书协副主席。2006年被评为优秀书法指导老师(省教育厅)。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书法教师(省硬笔书协)。1997年“红烛颂”全国教育系统书画大赛金奖(教育部)。2000年湖南省首届“人保杯”消防摄影书法大赛一等奖(省书协)。2002年益阳市1992年-2001年优秀文艺作品优秀书法作品奖(市文联)。2009年兰花颂祖国“天香杯”书法大赛三等奖(省硬笔书协)。2015年中国云门天子杯书画大赛特等奖(中国禅艺书法家协会)。2016年湖南省职工书画大赛一等奖(省总工会、省文化厅、省文联)。
 
      去年九月份,张小平先生突然造访我位于益阳佳宁娜黑茶街的怀涛斋画廊,我们就书画方面的话题,聊得非常投缘之时,张先生突然专注的看着我夫妻俩,说:“我是你们三十多年前兰溪五七中学的同班同学。”我和妻子听后面面相觑,我调动所有的记忆,逐渐回忆起了一些模糊的残片。一个不苟言笑,不善交际的瘦高小子的形象,唤醒了我的记忆。交谈冷场五分钟后,我和妻子会心的一笑,不约而同的道:“是的,是的。”
      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张小平先生老成了许多,头发也掉了不少,双鬓都飞白了,脸上也有了岁月雕琢的沧桑。三十多年,人生一辈子的三分之一多,彼此都老去了容颜,小平的脾气秉性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依旧是个最不起眼的人,讲话腼腆,做事小心,说话细声细语的人,依旧是个容易让人淡忘的人。是小平的书法艺术的出类拨萃,才让我们阔别三十多年的同学重新走到了一起,从此永难忘记。
      小平学楷,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启蒙老师是他的爷爷和父亲,爷爷早年毕业于岳麓书院,后投笔从戎毕业于黄埔军校,戎马生涯半载春秋。小平从欧阳询的楷书入手,一笔一画,临池不辍。老爷子们都是要求十分严格的人,既有汉学功底、又有书法底蕴,在老爷子们的言传身教之下,小平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基础。
 
      浸淫欧楷多年以后,小平出帖入碑,转攻魏碑《龙门二十品》,魏书上承汉隶、下开唐楷,有隶楷二体的神韵。小平综合二种经典楷书的笔意,推出了自己非欧非魏的楷体书法,既有欧体楷书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欹侧险峻、严谨工整,又有魏体楷书沉着厚重、气势雄浑的特点。统一中蕴含变化,风格多变中结体端庄,给书家和欣赏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和想象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观小平的小楷,小楷和大楷之间竟然有天壤之别。小楷从王羲之《黄庭经》和《乐毅论》入手,旁涉钟太傅。一路写来,洋洋洒洒,整齐划一,呈正大气象。
      如果说小平的楷书,其本吻合小平的脾气秉性的话,那么小平的行草书与他的个性就相去甚远了。
      小平行草初学米芾,后追子贞。对子贞行草书用功之勤,沦陷之深,无法用语言表述。
      小平现场在我画廊创作行草书,择长锋羊毫,用墨较重类似焦墨,追求“涩”味,融北碑和帖学于一体,从形体、笔法上着力,得老辣苍劲之趣。用笔飞动腾跃,起伏跌宕,点画方圆交错,线条粗细相间,注重整体章法布白,讲究字字之间,行行之间的关系,成书疏密、错综有序,天然质朴。
      小平的家世和出生湖湘的何子贞先生的家世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家学渊源之辈。小平的行草,超越自己的秉性,完成经典书法上的逆袭,虽说令人惊诧,倒也合情合理。
小平的书艺,能够有今天如此高的造诣,颠覆了我记忆中的小平谨小慎微的形象,难怪我在十年以前,就耳熟能详的书法家张小平先生,我从来就没把他纳入同学序列过滤过,不识张先生之大驾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为有小平这样的同学发自内心的高兴,并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民盟益阳市经济一支部  杨斌)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