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朱能毅收到一本特殊证书:他撰写的《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凸显党派履职特色》论文,荣获2016年度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秀征文”奖(未设等级奖),系常德市唯一的一篇。这是他自1997年获湖南省政协“我的政协情怀”征文一等奖等多次奖之后,首次获得的国家级大奖。
出色参政就要担负社会责任
身为省作协会员的朱能毅,是常德市业余作家群体里为数不多的政协委员。他自1992年11月当选汉寿县政协委员起,至今已连任了六届,其中近两届为政协常委,这在汉寿乃至常德市都堪称奇迹。25年来,他将参政议政归纳为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包括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专题调研视察以及民主测评等,自选动作则指委员根据自身特长开展的个性化活动。
社会调研是写出优质提案、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2013年11月,朱能毅和另一位无党派政协委员对某中学食堂调查时,发现学生中餐只是一小瓢胡萝卜、一份红薯汤、一个鸡蛋和大约3两米饭,价值充其量3元钱。据当地知情者反映,学生晚餐也就是这样,而早餐只有2个馒头,价值不到1元。而学生每天交纳的伙食费是13元,三餐实际上只吃到7(1+3+3)元的伙食。针对这一情况,次年2月他写出《加强对学校食堂监管,保障学生权益》的提案,提出成立学校食堂监管机构、食堂经营控制在微利润、推行校长和班主任定期陪餐制、教育部门应勤于督查等四点建言。该县教育局受理提案后,针对他的建议很快拿出整改方案,由一位副局长带队,对包括那所中学的全县学生食堂进行专项督查,使伙食质量明显改善,学生和家长满意度普遍提升。朱委员于6月11日中午专程赶到该校食堂查访,看到中餐已有二荤二素,单餐价值已达6元。他还把这次调查情况写成信息,被常德市政协《社情民意》编发,得到市政府副市长陈华批示。
朱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在省、市政协颇有知名度。2014年9月,他撰写的《警惕农村土地流转后“非粮化”趋势冲击国家粮食安全》,被省政协《社情民意简报》采用后,时任省政府副省长张硕辅批示省农业厅有关处室实地调查情况,拟出相应整改方案。2016年5月撰写的《切莫忽视洞庭湖区临洪大堤水利组基础设施建设》,被市政协《社情民意》采用后,周德睿市长、朱晓平副市长分别对该信息作出批示,要求市水利局赴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出解决建议。8月11日,市水利局会同汉寿县政府办和相关局、办,前往汉寿察看现场,根据信息中的建议召开了座谈会。近5年来,朱委员被省市县三级政协采用社情民意信息30余篇,获市政协优秀信息二等奖10次。其中《实施新食品安全法还需制定配套法规和完善监管细则》《建议将益常高速扩容工程的走向布局在沅水常德段北岸》等信息,还被《新华社专供》选载,送省主要领导参阅。
朱能毅的自选动作是:致力宣传政协工作和委员事迹、参加省市政协开展的理论征文活动、搜集撰写文史资料等。近10年来,他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新闻稿28篇,其中长篇通讯《关怀健在抗战老兵已刻不容缓》,获省政协第19届“好新闻”三等奖,系常德市政协唯一的获奖篇目;消息《湖南汉寿县政协创立委员爱心基金》获市政协好新闻一等奖;“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长篇征文稿《延绵国侮终一雪》被《中国政协》采用。还在湘声报、常德日报、《常德政协》等报刊发表政协新闻和文史稿80余篇。撰写的十几篇论文与调研文稿中,《落实协商民主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职》获省政协2013年优秀论文三等奖;《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支持政协高效履职》获市政协2015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实现了汉寿政协历史上一等奖零的突破。
高效履职必须坚持三个“于”
朱能毅认为,作为政协委员,需要看“天气”、接“地气”。他每日清晨必览人民网与各级政协网和民盟网,坚持看党报政刊、电视新闻,了解时政,捕获宏观信息;同时注重调查采访,听取民意民声,获得一手材料。这些是为了保持政治嗅觉与新闻敏感。因此,他在履职中坚持了三个“于”:
首先是敢于思索问题。近4年来,朱能毅有9篇反映社会热点的信息被省政协采用,2013年《关于我国设立“抗战先烈国家公祭日”的建议》《“异
地为官”并非防腐良策,不宜强制推行》等高端选题,都与国家和民族利益密切相关,他确定后就进入较长时间的思索。在撰写设立国家公祭日信息之前,他总在琢磨: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百年历史,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我们的记忆应该保鲜;设立“公祭日”是一种基于人类本能的生命体悟,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最好方式。况且,基层政协委员同样可以向高层建言,反映国民心声。这篇信息的报送助推了高层决策,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样就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了。可见,朱委员是国家公祭日的竭诚首倡者。
有了好的选题,还得有与众不同的文字表述。朱委员在谈到写作政协各类文稿时,曾有两个形象比喻:“优质的无公害食材,加上一流的厨艺烹调,端出来的就是一盘美味佳肴”;“选题与表述的关系如同夫妻,两者要磨合得天衣无缝才算佳境。”这实在值得写作同仁们深思!
其次是善于报道特色。新闻报道必须紧跟政协跳动的脉搏和工作中的新举措。朱委员2010年发表在湘声报的《铿锵的履职脉音》,就是反映第七届县政协开展“六个一”活动事迹的,该通讯获当年常德市政协好新闻二等奖。2014年人民政协报采用的《挤干全会“水分”,提升履职素质》消息,也是报道县政协第八届三次全会精简议程、增加提案和信息撰写辅导课的事,该消息被《新华社专供》转载。
再就是勤于修改文稿。每当抓住具有含金量的素材或者选题,朱委员就坚持不放弃、不抛弃。2009年他撰写的文史稿《难忘搜集翦伯赞史料的苦乐时光》曾反复修改、两次投稿才被湘声报采用,获当年省政协“辉煌60年.我与人民政协征文”一等奖。2013年5月8日发表在人民政协报的消息《汉寿县政协创立委员爱心基金》,他前两次投出都没被采用,直到4月底获得一个由头,再次修改后才成功的,这篇稿件获当年市政协好新闻一等奖(汉寿首次摘取)。
当委员贵在保持前行心态
朱能毅在一次县政协全会典型发言中说:“是人民政协、统战部门和民盟组织给了我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方履行职能的天地,让我体验到置身这座殿堂的充实与欣悦,进而理性地认知、本真地感悟了这个蝶梦流年般的世界。”他深知政协委员的头衔不是供自己炫耀的资本,也不是凭他人摆设的花瓶,而是要担当一份社会责任。25年来,他自费开展社会调查和参与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130多次,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湘声报、常德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各级政协、统战和民盟网发表报道政协、统战、文化等领域的新闻稿320多篇。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提案和理论文稿达百篇,获省、市政协各种奖30多次,县政协优秀委员14次、湖南省优秀盟员1次。被第七届汉寿县政协首次授予“宣传政协特殊贡献奖”,被常德市政协聘为社情民意特约信息员、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员和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朱能毅有一句话:“履职永远在路上。”对人民政协和民盟的情结,已融入他的血脉和骨髓里,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坚信他在协商监督、参政建言的路上,会不忘初心,永葆年轻和前行的心态。 (冷 逸 周运曙 作者分别为盟员和汉寿县政协委员)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