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柳思维: 一颗赤子心

编辑:redcloud 2016-12-06 00:00:00

导读:

      柳思维,湖南商学院荣誉一级教授、校学术委员主任、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南大学博导,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全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院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七十岁的柳思维正准备出第二本诗集。


       五年前,在他的第一本诗集《淘沙斋诗草》前言中,他这样写到:“只要我仍活着,有所感,有所思,就必有诗草。这是我的生活与生命的一部分,是心的跳动与血的流淌的必然。”


       于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经济学家在素有的严谨、考究和理性之外,独具一份诗人的浪漫气质。


       柳思维,经济学家,连续三届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商学院的“金字招牌”,中南大学博导,此外,他身兼数职。


      在讲坛上近40年,他被学生公认为“全校教师中讲课最受学生欢迎的”。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出色的口才,面对面交谈时语速之快、信息量之大、思维之缜密、逻辑之清晰,让你看到时光完全没有削弱他的任何速度。


      他每天五点左右起床,有时甚至三四点就起来写文章和批改文稿。他的工作状态依旧是“白加黑”“五加二”——白天加晚上,工作日加周末。


      他很好地游走在文学、史学和经济学之间。“经济学需要逻辑思维,但也需灵感和形象思维,文学和历史会给予养分”。他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极具文学性的表述兴奋无比。“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惊险的跳跃”——“惊险的跳跃!这样的文字语句多形象!”


      七十岁的柳思维,依旧激情澎湃,始终一颗赤子心。

      湖湘谋士的不吐不快

      作为知名经济学家,柳思维一辈子与经济打交道。他领衔众多国家级课题和多项省社科重大项目,连任三届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多项调研、建议为政府重视。他有个头衔:湖湘谋士。


      1946年2月,柳思维出生于汨罗江畔。他的少年时代正值我国物质贫乏时期,但与物质需求的紧缺相反的是,和同代人一样,他所接受的教育,所谓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敢于吃苦,这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极为富足。



      ▲2011年,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湖南发展环境”专题调研汇报会,,柳思维在做《油画湖南神品市场发展环境研究》报告。

      “老师课内外向我们讲屈原、岳飞、文天翔等人的爱国主义事迹,初中时代我们就默记于心。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忧民,从那时起在我心灵植根。”

      柳思维这代人对祖国命运格外关心。他也终保有对时代之谬、之误不吐不快的正义感。曾在某大领导前,他痛斥地方经济:“我们不应该自我陶醉。”他把数据一一摆出来,直言沉弊。


     “我们当智囊也好,当谋士也好,不只是给政府唱赞歌,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关键时刻,要提出一些前瞻性的主张,哪怕是领导暂时还不能接受。”

      用脚丈量湘西

      2006年,湖南经济学界的朋友为柳思维60岁生日举办了一个研讨会。研讨会上,他得到一致赞誉:“柳思维从事经济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一手调查研究”。


      1970年,柳思维从人民大学毕业,当时学校的毕业生有四个面向:面向农村、厂矿、基层、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当年的优秀毕业生,柳思维向组织主动提出要求分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最后,全校唯有他孤身一人分配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


      荒山野岭,山道崎岖,当时湘西交通闭塞、条件艰苦。1970年8月12日,柳思维到湘西自治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报到,8月17日正式分到湘西自治州民族贸易局上班,两天后便开始出差,从永顺县长官公社到大庸县青天坪步行开始了实地调研:调查枝柳铁路沿线民兵团的物资供应情况。


      永顺县,花垣县,凤凰县……翻山越岭,基本是步行。用脚丈量的湘西,远比文字记载上的更艰苦。地方穷,吃饭吃的就是辣椒,晚上没有地方睡,就睡到当地小学的课桌上。


      “当时吃了点苦,但这点苦对我的一生是有益的。”


      1978年,他离开政府机关到学校当老师,和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老师取得联系,以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研究为起点,开始了他的经济学之路。

 

      他抓着“民族地区市场调查”这根绳索,慢慢爬上去,最初形成的下基层做调研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至今,柳思维仍是省内外经济学教授少有的坚持中长期在城乡做一手调研的。


      今年3月,湖南邵阳、永州、益阳……他到十余个市县考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7月底,湖南39度高温的三伏天,他在桃江县、南县的农村考察。


      这样的一线调研,他每年从没间断过。“了解一线情况,可以避免瞎说、主观臆造,这让我坚持讲真话、讲实话。第二,有第一手材料,比间接从他人那提供的材料更可靠。第三,这可以检验我提出的观点是否和现实相符合,检测我的经济学观察和研究是否方向正确。”

      多次“首个研究”

      对于一个经济学者而言,超前的预见性和准确的判断,至关重要。在大量的一手调研基础上,柳思维在经济研究中的敏锐“嗅觉”和洞见,以其众多超前性的判断和“首个研究”,而声名鹊起。


      受工作的影响,柳思维开始涉足中国农村经济。在湘西自治州民族贸易局工作,他开始注重民族地区贸易的调查研究,跑遍了全州十县的重点小城镇。


      1981年,农村的集市贸易刚刚从“资本主义尾巴”的阴影中恢复。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柳思维强烈地意识到,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商品经济起步阶段,应特别注重发挥农村集市贸易与农民长途贩运的作用。 


      他率先在全国提出并研究中国农村集镇商业。他撰写了“集市贸易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文,发在北京大学《经济科学》杂志上,并被选入当时《红旗》杂志社编发的“经济调查”中,他本人因此文获邀参加商业部改革开放后首届商品流通渠道理论研讨会,成为湖南民族地区唯一代表。


     1983年,结合在湘西的实地调研,柳思维第一个提出“要建设以张家界为中心的湘西自然风光旅游带”,这一建议在当时便引起了州政府领导的重视。1983年,他被湘西自治州政府授予“全州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出手不凡的柳思维,已开始在湘西这块边陲之地崭露锋芒了。 


      他是第一个提出“洞庭湖经济带”的湖湘学者。1996年,带着自己撰写的“关于建设湘北环洞庭湖经济带的几个问题”调研报告,他在湖南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对环洞庭湖经济带农村城镇化的关注,他1999年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在大量实地考察上,他发表了一系列经济学论文,并与湖南一批学者从民间和学术研究上推动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湖南省政协将“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发展列为省政协当年参政议政重大课题,柳思维作为重要专家参与经济圈调查组。


      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他十余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 

      “心底无私天地宽”

      “作为地方的经济学者,为本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点子、思路、建议,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变化中的情况”。无论职务和层次变化,他多年坚持和关注的方向始终未变。


      柳思维在湘西工作了16年。这16年的柳思维很单纯,无论是面对艰苦的物质条件,还是精神上的苦闷,他“从没有想过调出去”。


      1978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陶铸同志女儿陶斯亮的散文“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给我的爸爸陶铸”,柳思维在晚上含着泪读完这篇文章。


 

      当时,年轻气盛的柳思维也曾在特殊时代背景下,被作为现行反革命批斗过,政治前途被判“死刑”。


      但陶铸在“文革”中含冤入狱时所写的七律诗,其中一句“心底无私天地宽”让柳思维的灵魂“似乎受到永生难忘的净化和洗礼”。他把这首诗抄在笔记本上,决心让这首诗终生陪伴和鼓舞自己,从此以后,再不纠结个人遭遇。后来,常德市建了一座诗墙,选刻了陶铸这首诗,柳思维2005年特地赶到常德,在这首诗碑刻前留影,并将这张相片放大后一直保存。


      面对特殊时代的风云、身陷绝境和彷徨,他所凭借的是无穷的乐观和斗志,一步一步从湘西大山走出来。


      自1980年起他连续被选为镇、市、区基层人大代表,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他晋升经济学教授并被推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1993年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奖励。


 
      ▲柳思维做讲座分享

      在湖南商学院,安守三尺讲台,柳思维至今已教书31年。拒绝了众多高校、大型企业、研究机构等职业邀请——在大多数人看来,柳思维放弃了很多更好的机会和平台。但他说:“搞了一辈子的经济,跟钱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我深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大量的青年教师、以及后辈发自肺腑地感谢柳思维。“他给的是一种极为无私的、慷慨的、不讲条件和回报的帮助和提携。”2003年9月《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经济学教授的非经济学行为”——讲述柳思维教书育人的故事。 

 


      当年,柳思维从高等学府毕业走到湘西大山,深知苦难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意义。走出大山后,他更懂得一切机会之珍贵,以及这之于更多年轻人的意义。


      “我把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奉为经典: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他把毛泽东称道他母校老校长吴玉章的贺寿词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当作圭臬。


      心无旁骛,单纯与热情,七十岁的柳思维,一颗赤子心。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