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来
据调查,湘西州共有困境儿童20253名,其中孤儿2600名,残疾和重病儿童2472人;父母一方死亡、失踪、改嫁、服刑或强制戒毒儿童3349名;父母重残、重伤、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儿童5389名。这些困境儿童中,有近18000余名困境儿童得不到任何实质性救助,他们生活困难,精神困顿,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作为湘西州唯一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民盟湘西州委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盟人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汇聚社会力量关爱农村困境儿童,用爱心点燃了“事实孤儿”的希望之路。
二、调研
2014年,民盟湘西州委成立了“爱心帮扶基金”,共筹集资金60多万元,推出了“积聚盟内外力量、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心帮扶活动。盟州委主委刘小刚高度重视,并提议成立“民盟义工服务站”,开展困境家庭、困境儿童系列帮扶活动。由专职副主委杨艳妮带队落实帮扶计划,多次组织盟员义工服务队员深入泸溪县白洋溪乡、永顺县抚志乡、古丈县双溪乡等地事实孤儿家中,开展调查研究。调研发现,湘西州农村“事实孤儿”大多是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孤儿”,“孤儿”大多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孩子身体瘦弱,性格孤僻,对未来丧失信心。如永顺县抚志乡吉泽村的7岁孤儿丁某,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与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中一贫如洗,全家经济来源仅靠种土豆为生,丁文从小就胆小怕人,体质极差;该乡新华村10岁孤儿丁金、丁银双胞胎姐妹,全由14岁的姐姐打工维持生计。调查完成后,民盟湘西州委将收集到的全州事实孤儿的基本信息,建立了图文并茂的个人信息档案,为下步实施救助提供了翔实资料。
三、救助
民盟湘西州委通过州政府网站、盟州委网站,向社会各界发布事实孤儿的的个人信息。湘西州电视台制作了事实孤儿专题电视节目,现场直播事实孤儿的生活现状;州《团结报》记者全程走访调研、跟踪报道,推出了事实孤儿系列报道;长沙《潇湘晨报》记者也对民盟湘西州委开展事实孤儿救助情况进行了专访;红网、易网、民盟湖南省委网站等进行了及时转载,《湘西头条》微信作再次传播。通过强大的媒体宣传,先后为77名事实孤儿联系到“一对一”的资助人。民盟湘西州委为了充分发挥民盟资源优势,汇聚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帮助更多的湘西困境儿童,以“希望之光”为名,开展湘西困境儿童救助计划,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南京爱德基金会已对湘西州100多名困境儿童进行资助。湖南省洗心基金会也制定了结对扶持湘西州困境儿童的救助计划。2016年3月,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郑惠强带队深入湘西州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为永顺县职教中心50名贫困学生现场捐赠20万元,他还表示将发动上海各界人士开展针对湘西州困境儿童的结对帮扶活动。
四、建言
为了寻找救助事实孤儿政策依据,民盟湘西州委考察了长沙市提供优惠政策救助事实孤儿的典型经验,又深入州内古丈县部分乡村了解援助事实孤儿的典型情况,还深入州民政局摸准了湘西州在救助事实孤儿方面大的政策背景。组织专家团撰写了《湘西州困境儿童救助刻不容缓》的调研报告,提交省、州政协会议,引起省、州领导的高度重视。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郭建群带队深入州民政局,研究解决全州困境儿童救助计划。民盟湘西州委还通过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困境儿童政策性救助工作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高度重视,并作为《零讯》为中共中央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民盟湘西州委 张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