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童 年 井 缘

编辑:redcloud 2016-04-14 00:00:00

彭复旦

 

    1946年我家由武汉迁到长沙市北门外沈家大屋。
    那时长沙还没有自来水,而庭院中的井水水质极差,沏出茶来苦涩难吞。母亲端着一杯茶尝一口就放在茶几上说:“没法喝,一种怪味!”
    新雇的保姆是个长沙里手,立刻打开了话匣子,说:“住在咯里还怕冇得好水喝!城北的鸳鸯井与城东的白沙井齐名。鸳鸯井就在半里外,井水纯正清甜,烧开后沏茶就更神了,茶杯里有两只鸳鸯游来游去,可亲切呢。鸳鸯井、鸳鸯水因此得名。”
    保姆的话闻所未闻,引起我极大的兴趣。那时我刚刚8岁,朦胧知道鸳鸯是种鸟,但不知它们亲热什么,更诧异鸳鸯会在茶杯中游水。于是盼着见证奇迹。
    终于有一天保姆烧开了鸳鸯水沏茶,我连忙端一杯反复端详,每片茶叶都翻过来看了也不见鸳鸯的踪影。我失望得快要哭了,扁着嘴质问保姆。
    她虽然有点尴尬,但仍振振有词地说:“原来是有的。只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还在来长沙的路途中就命太监用鸳鸯井水泡茶,太监无奈,只得冒着欺君之罪以别的井水替代。乾隆不知内情,喝茶时反复向杯中寻觅也不见鸳鸯,就生气说:‘这对鸳鸯死了么!’皇帝是金口玉牙,信口说一句不要紧,可要了那对鸳鸯的命,从此杯中再也看不到鸳鸯的身影。”
    我听呆了,信以为真,恨死了那个多嘴的乾隆,而且次日心中仍沉甸甸的,还在可怜那对曾在杯中游弋过的小生灵。
    保姆的话给鸳鸯井涂上了一层童话色彩,让我兴起一种寻踪的愿望。有一次放学回家,见几个人挑着水吃力地上个陡坡,我估计泽被一方的鸳鸯井就在坡下。我下坡一看果然不错。井的四周设有精致的石栏杆,栏杆内约有20平方米,全铺着麻石。入口处石柱上镌有“鸳鸯古井”四个大字。井口成长方形,长约3米,宽约1米,深约1米。井壁井底全砌以麻石。取水的人络绎不绝,清泉始终盈盈一井,不见稍减。
    这井处于茭瓜水田的一角,井台略高于水田。田中泥黑水浊,而井水却清澈见底,可见此井有旺盛的泉源和独立的线路,不受四周脏水的搀杂。
    到了长沙解放初期,拥军优属活动广泛开展。我家的饮用水包给张老汉挑,我却挑着一担提桶四处为军属送鸳鸯井水。某年中秋节我给军属王娭毑送水,恰逢派出所赵所长也到她家慰问,于是我受到他俩交口夸奖。赵所长还说要向我就读的广益小学反映,表扬我这个拥军小模范。这话在我心中扎了根——啊,全校师生都集合于礼堂 ,我在热烈的掌声中登台领奖状,我的模范事迹驾着校长的标准普通话在礼堂内外飞翔……
    “睡着了还笑,起来上学!”母亲的喊声惊醒了我,睁眼一看才知道是黄梁一梦。不过我终于梦想成真,隔两天老师在班上真的表扬了我,虽然不及梦中的档次,也足以让我来劲儿,回家组织了几个小伙伴把送水的拥军优属活动搞得更欢。我具体部署工作,俨然是个头儿。
    当地的张老汉孤苦一人,除了给我家送水还成天挑着一担鸳鸯水四处兜售以维持生计。后来有商人想动用板车运水赚钱。但鸳鸯井地势低,出路又窄又陡不便用车,他们就从湘江拖来河水批量出卖,抢了张老汉的生意。
    有天张老汉给我家送水后坐在凳上长吁短叹,母亲一问才知缘故。当时我上初中了,有点主见,认为鸳鸯井水质好,具有竞争的优势,怂恿他以文艺形式进行宣传。
    他说:“我会唱花鼓调,就是不会编词。”
    我同情他,当即毛遂自荐,上前一步拍着胸脯说:“不扯淡,看我的。”当晚就加班加点写成唱词《十赞鸳鸯水》送到他家。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张老汉居然夺回了商机走出了困境。
    某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正逢张老汉在路边拉着二胡声情并茂地演唱,二十多位观众都被吸引。我刚走拢去张老汉一把抱起我向观众介绍:“就是这位小才子编的唱词。”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心里可美哩。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首页

主委信箱 | 网站信箱 | 在线投稿

传真:0731-88882233 邮箱:hunanminmengx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巡查号:06002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