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2014年年底,为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精神指示,民盟州委主动请缨,首次以牵头单位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由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州委主委刘小刚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盟州委秘书长符元江任工作队副队长的工作队进驻保靖县水田河镇中心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工作队第一天入村时,被这里的落后面貌惊呆了:山高路远、田土稀少,2014年人均纯收入才2100元;全村801人,其中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语言不通成为工作队进村后遇到的第一个主要障碍。尤其是地处偏僻的6、7、8、组,不通自来水和公路,被人们称为保靖县的西伯利亚。对扶贫队的到来,村民们既兴奋又怀疑:“这里条件这么恶劣,我们自已都要往外跑,他们能呆得下?”
面对这一切,刘小刚队长说:我们就是要选择这样的贫困村作为民主党派投身精准扶贫的示范点,更能彰显我们的价值与作用。在刘小刚队长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员克服苗区语言不通的困难,起早贪黑,用一个月时间,对全村农户上门走访,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别对贫困户重点了解致贫原因;对每一条通村公路、防洪渠道、山林田地都进行实地调查,寻找适合发展产业的条件和环境;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大会6次、座谈会11次,填写调查问卷300余份,全面了解基本村情和贫困户情况。根据中心村、排塘村实际制定了6年扶贫工作长期规划,3年扶贫工作中期规划及当年扶贫工作计划,大力激发村民们的发展积极性。90多岁老党员梁家智感慨说:“我们村从前也来过不少工作队,但象你们这样情洒苗乡真扶贫的工作队真少见!”
摸清了家底,目标更明确,扶贫更精准。工作队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面广的人脉优势,先后与省、州、县50多家单位和企业争取到扶贫资金11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现场勘察、规划、设计,根据该村处于吕洞山核心区域的位置优势和村中具有悠久传统的苗族挑葱会节日,精准着力,量身打造美丽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将旅游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已投资110万元,建设村部大楼、村文化广场及“挑葱会”文化旅游中心;投资200余万元,整修中心场至八组水毁塌方路段;3000米机耕道建设已经完成;投资50多万元,修建防洪沟800米;投资15万元新建垃圾场1个;对8个村民小组实施人饮工程改造建设;投资120余万元,修建中心小学塑胶跑道、标准球场和厕所改造;投资140万元,实施民生工程和4G宽带网全覆盖。去年,共对村中40多名残疾人实施全方位的救助,为因病住院村民送去慰问金3万元,走访慰问特困户45户,发放帮扶资金、物资11万元;盟员爱心人士与12户贫困村民进行结对帮扶。
2016年,民盟州委驻点扶贫工作扩大到排塘村,为了找准能让村民长富久富的项目,工作队根据高寒山区的实际,精心选择了茶叶、竹鼠、山羊、黄牛、土鸡等作为这两个村的支柱产业。工作队采取做大做强传统产业项目、重点扶持新引进产业项目的办法,在原有的老苗黄金茶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投入10万元资金建设茶叶加工中心,邀请盟内外有关专家亲临现场讲授种茶、炒茶技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今年还将投入20万元资金种植100亩黄金茶。成立黑山羊、竹鼠养殖合作社;投资 20万元修建黄牛养殖场一个,购买优质黄牛种苗15头;为山羊养殖户提供2000-5000元栏舍建设费,并提供7000元的优质种羊5头;为竹鼠养殖户提供5000元的购买优质竹鼠种苗资金,开展竹鼠养殖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村民100多人次。仅去年一年,共有5家竹鼠养殖户饲养的竹鼠由原来20对发展到40多对,实现养殖规模翻番,今年又投入资金30余万元,扩大竹鼠养殖规模;对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大力开展传统养殖业,为村民投入40万元资金,免费发放优质鸡、鸭、鹅、猪种苗9000余只(头);建立“稻花鱼”种苗繁殖基地,投入2.5万元,为中心村、排塘村500亩稻田投放鱼苗4万尾,去年总收入60多万元。为中心村、排塘村1100多人实现转移就业,年劳务收入800多万元;为12名贫困学生就读职校给予免学费,并提供生活补助费3.6万元。民盟州委组织专家教授为扶贫村开展送农业科技、送医、送教、送文艺下乡活动20多次,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短短一年来,民盟州委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驻村工作队荣获全州建整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全州统战系统实践创新成果奖;工作队员符元江荣获“全州优秀工作队员”表彰。中共州委书记叶红专对民盟州委实施“精准扶贫九大工程,做实精准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该经验可作为全州扶贫工作借鉴并推广。中共州委副书记刘小明深入扶贫村调研,对民盟州委精准扶贫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吉大师院、古丈县气象局、凤凰县委党校等驻村扶贫工作队纷纷来村学习取经,高度评价民盟州委“同心乡村”建设卓有成效,硕果喜人。(民盟州委 张芳)
编辑:redcloud